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7-6 14:07:05
这是篇奴隶写出来的“教你如何做房奴”的心得
开篇第一点,说大家都买得起,然而分析的实质是“如果只买房子,你是买的起的”,一方面将没考虑医疗教育等高额支出,一方面忽视了一个重要现实,就是我国房地产的投资品属性。房价虽高,如果你只有一套房,你可能依然是穷人,因为你自己得住。一套高价房不能给你带来现金流。
第二,完全没有考虑人作为人类的生存状况,不错,成为房奴在大城市边缘攒一套房子固然可能,但你考虑每天从北京五环外到二三环上班的时间成本了吗?你考虑从上海莘庄到陆家嘴、徐汇打工的人每天要三四个小时在路上吗?为了还上房贷,不让自己失业,你还敢给自己放假、旅游、提高生活质量吗?大量的人没有高校这层膜,暴露在失业、经济不景气、通胀高企的风险之中,为了房子,他们只能活的更猥琐,那还为什么活着?
第三、房价高不高,为何不提租售比的指标?香港目前租售比1:180,北上广均在1:400以上。日本仔91年经济泡沫高涨时租售比为1:300左右,泡沫之前和之后均在1:100左右,东京目前是1:150左右。何谓中国房价不高?
第四、父母不需要我们养老? 以前父母不需要我们养老是因为老一代人有储蓄的习惯,公务人员有退休金,其余的有养老保险,但是高通胀下,养老金尚且难以为继,最近刚刚要出台推迟到65岁退休的规定,希望以此缓解养老金的压力,楼主怎么敢说父母不需要我们管就可以老有所养?
第五、荒诞的预期,对中国经济一定高速发展的预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目前中国连作为房地产替代产业的支柱产业都找不到,难道靠继续买房子发展经济?实体经济融不到资金,小贷公司捐款逃跑的已经数不胜数,这种形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拿什么预期增长?
第六、楼主说房地产泡沫不高,我想问什么叫高?我们的大中型城市房价已经高于很多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了,什么样的标准才叫高?
第七、楼主偷换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将“城镇化”偷换成了“城市化”,就是因为城市化门槛太高、不良反应太多,我国才推行城镇化进程,降低门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城镇为居住,避免人口过度集中造成的环境、社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的城镇化不是人进城,而是城进人。
韩国并不是三分之二人口在首尔,而是48.5%的人在首都圈{首尔、仁川、京畿},况且韩国人口总共只有五千万左右。以中国的人口总量。
第八、否定一切调查数据。
楼主对空置率的说法是很荒诞的,我原来就住在合肥市老城区,合肥市建新城区之前,老城区晚上7点到九点之间几乎是家家有灯亮的,建设了新区之后,黑灯的就多了,而新城区更是黑灯的居多,索然房子都卖出去了。老城区好的的学校、医院都被ZF牵走了,人口也没那么多了,你房子组给谁?
说电表没有联网、所以数据无效是很荒诞的。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电力公司就两大家,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电力公司里面总是有数据的吧?
综上,该贴是个奴隶贴,教大家如何心悦诚服的做房奴。
附赠笑话一个,一群人做大巴旅行,途径山路,遭遇劫匪,劫匪让大家排队,排在队伍前面的只抢五十,而后的抢100、200、500.先被抢了的人额手相庆,对着后面排队的人说,我真幸运,只被抢了五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18:28
LZ写得不错,但有几个观点我不是很认同
一是对房价支出的低估,所谓房价并不仅是指付给开发商的钱,也要加上还银行贷款利息的钱,这才是总支出,考虑到大部分人买房都是贷款20年以上甚至以最长期限30年来贷,买房者花在房子上的总支出是远远大于付给开发商的房款的,所以买房对工薪族的负担恐怕被低估了
二是对收入增长的高估,从90年代初到2000年左右平均收入是增长了十几倍,而从2000年到现在平均收入上涨了不到四倍,甚至近几年收入增长扣除通胀的话基本停滞,过去几十年经济的超高速增长难以重现,实际收入也是这样
三是城市化的问题,目前中国城市化率过了50,但考虑到许多农民工没有被统计在内,实际城市化率应该高于这个数字,如果去农村看一看的话就会发现,许多青年男人都到大城市去打工了,许多村子里都是老人孩子在留守;另外一线城市的人口恐怕已接近极限,现在上海的人口是2000万(实际加上流动人口应该高于这个数字),广州是1500万,按人口来说这已经是超大型城市了,未来一线城市人口增长的空间恐怕很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25:28
说得道理朴实简单,但很有说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39:59
可比性,可比性。
用台湾的人均工资和台北的房价比,没有可比性吧。否则可以看:
台湾人均月收入11000元,台北房价3.1万元人民币/平方米。
大陆人均年收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是2万3979元人民币,还没算农村的),北京房价每平方米1.88万元人民币/平方米。
凭什么说大陆的房价基本正常?
该教师的帖子虚虚实实,讲收入时往往夸大,讲支出时往往缩小,选择数据时忽略可比性,最终的结果是把中国房产泡沫给挤没了。如果帖子是站得住脚的,那中央ZF还调控个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45:42
不知道是谁把谁洗了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47:40
中国人一生应该围着什么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49:19
     第一作为高校老师,你分析问题无多面性和详细性,说明你笨。(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看他能否同时具有两个截然不同观点,同一时间点产生。)
    第二作为高校老师,你一月才5000说明你2B。现在招收大学生民工一般都在三千以上,(吃饭1000,住宿加生活用品1000.还有你不断学习和放松1000.)。建筑农民工5000----10000。
    第三作为高校老师,你在阐述工资增加情况(每月收入1985年:60元;1990年:100元;1995年:500元;2000年:1500元;2005年:3000元;2010年:5000。同样你可以大胆现象一下10年后,你收入会是多少------10000元或20000元。)说明你无经济学常识,和对目前的分配结构缺乏深刻认识。
    第四作为高校老师,你应该知道目前老人养老和小孩学习的情况好矛盾。你们两夫妻收入1万说明:对你家人老人和后人不负责任。
    第五作为高校老师,你应该建议学生不断去适应我们的社会进步需求的人才缺口,来达到对将来生活的满足,如出国或是如何取得现有“资本”。
    第六作为高校老师,你没有看到离校后不久就买房对人才流动的阻碍力和社会适应力减弱 。
    第N作为高校老师,省略一万字。

    总来说,你可以见马克思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53:14
楼主是什么专业的啊 。。。都会这么分析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54:30
拜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02:20
随便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03:37
有点道理
但中国的问题是投机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05:18
1、强势集团通过房地产,将老百姓苦苦攒起来的财富又轻松地拿走了!
2、房地产的突出效果,一是造就了若干的富豪;二是提供了政绩工程的财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25:50
楼主分析的挺好的,我也来自农村,知道农村人想在城市拥有一栋房子的愿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32:01
看看吧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41:16
感觉有点不对劲,要像楼主所言,那么买房应该不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47:09
农村不要修房?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况且父母都还在,让他们住哪里呢?实际情况是,很多农村的老人是不会跟随子女进城的,他们无法适应城市不熟悉的一切,不像年轻人适应能力强,让他们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很难办到!况且,按楼主的观点,农村不修房,集全家之力在城市的边区买个三四十平米的房子,暂且不说新建的郊区有没有这么小的房子提供,就算有,那你让农村来的父母干吗去?你自己每天上下班坐上几个小时的车,最后过的还是日子吗?所以我认为,如果一家人两三个月的结余才能买一平米,还是考虑清楚是不是该到更小的地方去买房安家,农村的房子,也不能说完全就不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53:03
总体而言说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54:25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5:57:27
mynote 发表于 2012-7-5 21:21
有几个问题:
1.个人实际收入的增长,不会像楼主说的那样乐观。以深圳为例,深圳在2005年以后,收入增长已 ...
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00:5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16:36
在农村就不能建房了?这点不苟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18:00
……如果国家多给发点工资的话,很多人就能买到房子了。。。

关键是,这工资什么时候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18:01
好象有道理,实则短视;很多观点不象是一个很理性的做经济研究的大学教师的,好象是一个小农思想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18:24
车是做生意的工具。投资房地产应该投资地,而不是房。中国造的房子。。。抖一下就碎了,不好保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27:03
教授对经济的热情应该肯定,但分析水平流于一般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28:18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28:54
有些道理,但没想过买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29:22
讲的有道理,尤其是近20年收入的变化,很直观。
前一阵子,有人和我说以后收入会很高,我不相信,看到物价和房价上涨,我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30:54
挺深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6:31:30
说中国的房子只能用三十年是绝对的误区。本人上海近郊农民家孩子,住过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也住过爸妈和亲戚们一起造的房子,现在住的房子是动迁房。本人也在房地产公司工作过。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房价上涨不单是货币因素。房屋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导致的建安成本的上升。二十一世纪造的房子很可能会用到二十二世纪的。就象各地解放前造的房子,现在有很多保留的很好的仍在使用,看不出要倒塌重建的迹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