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75 0
2012-07-05
苹果如何“保鲜”?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苹果(Apple)的股票(在某种程度上很蹊跷地)便宜得出名。该公司每股盈利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但股价估值却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该折价可能与消费者科技公司倾向于大起大落的趋势有关。

但有一个苹果的产品线似乎永远年轻:Mac电脑。30年来一直在增长。年营收已达230亿美元。电脑价格一直在下降,但Mac电脑下降得最慢。销量正稳步上升。形成反差的是,曾引发苹果复兴的产品:iPod。苹果已对其实施价格保护,但销量持续下降。
人们可能会将有关苹果公司前景和估值的辩论总结为:苹果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占苹果销售的三分之二)能否像Mac电脑一样,饮取青春不老之泉;还是像iPod那样终会老去?诚然,苹果公司并未失去iPod用户,而是让他们升级为昂贵的iPhone用户。但这种升级模式能否复制,却没有定数。
是什么让Mac产品线长了腿?电脑的更换周期比较缓慢,这更容易让人有理由购买像Mac这样的高端产品。更重要的是,用户一旦熟悉此套操作系统,更换别的就代价高昂了。

关键就是要增加更换成本。以前是由iTunes来保管用户的音乐文档,但现在苹果、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和其它公司都提供云存储服务,以及从其他平台转移文档的方式。不断加深同一公司各个设备之间整合度的策略,可能更有前途。如果你的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电话和其他什么设备,都属于一个可以互操作的整体,你会更倾向于将它们换成同一生产商的设备(并继续使用这个生产商的服务)。苹果几乎已做到了这一点,但仍需继续推进:谷歌刚刚推出平板电脑和家庭媒体中心,并在两者配合默契方面大做文章。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艾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