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就是数字游戏,可以不当真,但关键是很多很多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会把它当真,
2011年最新cpi权重为 :
1 食品31.79%
2 烟酒及用品3.49%
3 居住17.22%
4 交通通讯9.95%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
6 衣着8.52%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
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
这个比例是否合理本身就存在问题,cpi需要进一步分类,分成几种维度,一是按地区及农村城市,二是按收入区间,三是按工作性质(福利是不一样的),还可以有其他维度,
各地找若干志愿者网络记账,直接提交到系统进行实时统计,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公款浪费花的钱比这点组织工作花费多多了。
我所在的某三线城市,统计局连网站都没建,找个地方数据根本无处可寻,我也知道,即使找到,可用性也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