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1105 6
2012-07-13
       在向阳职业规划咨询室中,职业规划师们最常听到的告白莫过于:“我是一个boring的人,干了一份boring的工作,真没劲!”

  生活无趣、无聊,工作无激情,无希望。
工资?就更没激情了;前途?一直黯淡无光。心里暗暗想了很久,该怎么办,可就是一直拿不出行动,反复寻思:自己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能做出什么特别之事呢?如果你也有同感,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他可是从名字开始就很bo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13 08:26:29

  咨询案例

  我是彻头彻尾的“boring代言人”

  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有一个叫Tony的人。他,就是这家公司的那个Tony。

  Tony毕业于上海某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出来当然就是进IT行业了,技术好一点的可以到大型IT公司做程序开发,技术一般的到中小型公司做技术维护,总之一切都“有迹可循”,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

  Tony属于“一般般”这个层面,没有什么更突出的技术,拿了个文凭,勉强过了英语四级,平常除了玩玩网游,跟朋友吃饭喝酒聊天。生活里的关键词除了这些以外,整个人生也找不出别的亮点了。

  “上班去了……”“又不吃早饭啊?”Tony每天早饭也不吃就上班去了,拿着包自顾开门就走,也不管老妈问他话。

  到了地铁站,人群早已填满了站台,Tony总是站在老位子,拿出手机开始上网看微博。车来了,顺着人流就上车,抬头都不抬一下。

  “早……”这样的问候在办公室里早习以为常,没有人会应答。打开电脑后,首先就是收邮件,不出所料的是客户的一大堆的程序修改意见,哪里哪里又出现了Bug等等。Tony机械地打开软件开始处理问题,面无表情,一边啃着地铁站口买的烧饼。

  待到下班时,办公室里才开始有点骚动:有人在问晚餐吃什么,有人在说昨晚自己坐地铁遇到搞笑的事。Tony只跟着笑笑,时间一到,他就立马关电脑打卡走人。

  走在路上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Tony突然长叹一口气。与其说是如释重负,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突然电话铃响起来。“哥们儿,晚上没事吧,走老地方喝酒去啊,没劲啊!”“不想去,无聊,没意思,我回家睡觉去了”说完Tony就直接挂了电话。继续看手机上的小说。不愿搭理任何事。

  工作日复一日是如此,人也日复一日没有变化。上次向领导提交的涨工资申请,也被婉拒了。一晃都干了三年了,毫无起色。跳槽?自己也没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能换出新意么?他苦恼地问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还有比我更boring的状态么?”

  解决方案

  转做培训师,迎接发展新契机

  其实Tony只是职场中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在多年个人职业规划咨询服务中,向阳生涯研究发现:在步入职场前,80%的人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或只要专业对口,再或是家里安排好的,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工作两三年后,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很多人面对职业问题束手无策,工作热情退却,也无法面对毫无生气的自己,于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混日子,就像Tony一样。

  按照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的咨询服务流程,Tony先完成了职业测评,从霍兰德测试的结果看,Tony人格类型并不适合技术领域,专业技能类的岗位不适合他,他的人格类型倾向于常规性,事务性的工作也许会更能让他发挥潜力。不过,测评的结果只能用于参考和辅助分析,关键还在于后续CCDM职业规划导师闫岭和他的深入沟通。

  沟通中,闫岭发觉Tony是个责任心很强,内心很有力量的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处理那些技术性的事物确实有些“埋没”了他。他有一定表现欲,且渴望与人交流。鉴于他之前的专业是计算机,并且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特点,闫岭认为,Tony可向IT方面的培训讲师转型,应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后,闫岭与Tony共同确定了接下来的行动方案:首先需要对培训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然后找一家中小型的培训机构应聘助理岗位作为切入点,积累两年以上的经验后,再从初级讲师向高级讲师发展。

  案例启示

  天生你材必有用

  在CCDM职业规划导师闫岭的求职面试辅导下,Tony根据规划方案积极展开了求职,一个月不到,他就顺利地通过面试进入到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入职转正后,他和家人还专程到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来感谢专家们的帮助。

  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不该在boring的状态中耗费光阴,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王红琳认为,伸出手来,即使巴掌不大,中指不总是最长的么?“中指理论”要说明的问题即是如此:每个人一定会有一个强项或优势。树立这样的观念,是摆脱boring的开始。

  如果你是一个幸运的人,那么在就业前,你应该进行过全面的自我思考和探索,去深度了解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什么能力特长,价值观如何,真正的兴趣是什么,什么样的职业是你一辈子都想为之奋斗的,照此思路,深入思考,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并且活得精彩。但,遗憾的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足20%,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包括教育制度、家庭因素影响、传统文化因素和社会舆论因素等。当你对职业选择和发展产生困惑时,更应理性、积极地面对,而不是消极地回避和拖延,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且时间紧迫的话,不妨找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寻求帮助。

  找对了方向,你会不断地得到认可、取得成绩,自信心也会不断巩固和加强,并进一步激发你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如此的良性循环中,人、工作和生活又怎么会跟boring 挂钩呢?行动起来,摆脱boring,自信、精彩的生活,尽在掌控中!

原文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3 08:28:05

  咨询案例

  我是彻头彻尾的“boring代言人”

  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有一个叫Tony的人。他,就是这家公司的那个Tony。

  Tony毕业于上海某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出来当然就是进IT行业了,技术好一点的可以到大型IT公司做程序开发,技术一般的到中小型公司做技术维护,总之一切都“有迹可循”,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

  Tony属于“一般般”这个层面,没有什么更突出的技术,拿了个文凭,勉强过了英语四级,平常除了玩玩网游,跟朋友吃饭喝酒聊天。生活里的关键词除了这些以外,整个人生也找不出别的亮点了。

  “上班去了……”“又不吃早饭啊?”Tony每天早饭也不吃就上班去了,拿着包自顾开门就走,也不管老妈问他话。

  到了地铁站,人群早已填满了站台,Tony总是站在老位子,拿出手机开始上网看微博。车来了,顺着人流就上车,抬头都不抬一下。

  “早……”这样的问候在办公室里早习以为常,没有人会应答。打开电脑后,首先就是收邮件,不出所料的是客户的一大堆的程序修改意见,哪里哪里又出现了Bug等等。Tony机械地打开软件开始处理问题,面无表情,一边啃着地铁站口买的烧饼。

  待到下班时,办公室里才开始有点骚动:有人在问晚餐吃什么,有人在说昨晚自己坐地铁遇到搞笑的事。Tony只跟着笑笑,时间一到,他就立马关电脑打卡走人。

  走在路上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Tony突然长叹一口气。与其说是如释重负,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突然电话铃响起来。“哥们儿,晚上没事吧,走老地方喝酒去啊,没劲啊!”“不想去,无聊,没意思,我回家睡觉去了”说完Tony就直接挂了电话。继续看手机上的小说。不愿搭理任何事。

  工作日复一日是如此,人也日复一日没有变化。上次向领导提交的涨工资申请,也被婉拒了。一晃都干了三年了,毫无起色。跳槽?自己也没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能换出新意么?他苦恼地问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还有比我更boring的状态么?”

  解决方案

  转做培训师,迎接发展新契机

  其实Tony只是职场中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在多年个人职业规划咨询服务中,向阳生涯研究发现:在步入职场前,80%的人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或只要专业对口,再或是家里安排好的,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工作两三年后,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很多人面对职业问题束手无策,工作热情退却,也无法面对毫无生气的自己,于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混日子,就像Tony一样。

  按照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的咨询服务流程,Tony先完成了职业测评,从霍兰德测试的结果看,Tony人格类型并不适合技术领域,专业技能类的岗位不适合他,他的人格类型倾向于常规性,事务性的工作也许会更能让他发挥潜力。不过,测评的结果只能用于参考和辅助分析,关键还在于后续CCDM职业规划导师闫岭和他的深入沟通。

  沟通中,闫岭发觉Tony是个责任心很强,内心很有力量的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处理那些技术性的事物确实有些“埋没”了他。他有一定表现欲,且渴望与人交流。鉴于他之前的专业是计算机,并且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特点,闫岭认为,Tony可向IT方面的培训讲师转型,应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后,闫岭与Tony共同确定了接下来的行动方案:首先需要对培训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然后找一家中小型的培训机构应聘助理岗位作为切入点,积累两年以上的经验后,再从初级讲师向高级讲师发展。

  案例启示

  天生你材必有用

  在CCDM职业规划导师闫岭的求职面试辅导下,Tony根据规划方案积极展开了求职,一个月不到,他就顺利地通过面试进入到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入职转正后,他和家人还专程到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来感谢专家们的帮助。

  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不该在boring的状态中耗费光阴,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王红琳认为,伸出手来,即使巴掌不大,中指不总是最长的么?“中指理论”要说明的问题即是如此:每个人一定会有一个强项或优势。树立这样的观念,是摆脱boring的开始。

  如果你是一个幸运的人,那么在就业前,你应该进行过全面的自我思考和探索,去深度了解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什么能力特长,价值观如何,真正的兴趣是什么,什么样的职业是你一辈子都想为之奋斗的,照此思路,深入思考,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并且活得精彩。但,遗憾的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足20%,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包括教育制度、家庭因素影响、传统文化因素和社会舆论因素等。当你对职业选择和发展产生困惑时,更应理性、积极地面对,而不是消极地回避和拖延,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且时间紧迫的话,不妨找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寻求帮助。

  找对了方向,你会不断地得到认可、取得成绩,自信心也会不断巩固和加强,并进一步激发你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如此的良性循环中,人、工作和生活又怎么会跟boring 挂钩呢?行动起来,摆脱boring,自信、精彩的生活,尽在掌控中!

原文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3 08:31:42
某些人的行为,已经不是无聊那么简单了!!!这些人简直就是脑残而已!!!!

我就起了怪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他的个人感情、私人生活有什么关系???!!!!

装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3 08:37:39
大家都知道成功的业务需要创新。那些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点深入思考的人也会明白任何新生事物都带有与生俱来的风险——它也许能成功,也许不能。人们有可能爱它,也可能恨它。所以创新就必须接受并拥抱风险和风险承担者。

  我和很多理解这一点的公司合作过,这些公司甚至会招聘对风险容忍度明显较高的人。他们不想要那些周末打高尔夫的人,而是喜欢那些爱好攀岩、极限运动和冒险旅行的人。有时候他们甚至会雇佣这些人。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热爱冒险的员工突然安静下来,完全不像周围人想象的那样性格大胆。这些新员工成了模范公民。发生了什么呢?

  通常企业文化会成为替罪羊。每个人都会摇头说文化是多么难以改变——然后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可是更为困难的真相是,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敢于冒险。它需要失败。但是有多少公司会奖励失败呢?

  几天前我想到一个念头,我想象了一所梦幻般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失败周的活动。活动的重点在于鼓励学生敢于失败。每天下午,学生应该骄傲地站起来讨论他们尝试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失败的,他们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经验。失败越大,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获得的奖励就越大。这种练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习惯于这种观念:失败等于学习。

  在《ADAPT》一书中,作者Tim Harford在一个关于一长串失败最终导致成功的故事之后描写了这个漂亮、有效的方法。他认为我们并不想要随机的失败,而是想要那些肯定能够从中学到东西、构思良好、大胆设计的尝试,尽管它们无法在一夜之间就解决某个问题。

  你不必大费周章地去寻找什么神奇的失败。毕竟,这正是推特开始的方式:它是在最初的一个想法出现后产生的——音频博客——这个想法被证明实现起来太过困难,而且缺乏吸引力。或者可以看看Change.org,这家竞选平台鼓励公众支持Trayvon Martin的父母,让公众对学校膳食中的粉红肉泥感到愤怒。在现在看起来,这是显而易见的成功,但是你却忽略了它在此之前三年半的努力。

  Change.org的创始人Ben Rattray回忆说 :“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

  你不能只是庆祝成功——因为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就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我们这里不想要失败。可是没有失败,就没有学习,也没有真正的创新。所以雇佣喜爱冒险的人并不会解决你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冒险爱好者只是喜欢适当的风险,可是他们并不愚蠢。在一家成功导向的公司里,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大胆并不被赞赏,也不被认为是学习,他们就会变得安静,而且往往会彻底离开。

  企业会发现这一点非常难以理解也很难以接受,我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它确实非常有违常理。为什么要庆祝失败?除非你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学习,否则失败就意味着浪费。但是我曾经合作过的最好的老板总是在不断地失败。他的工作获得了无数的国际奖项。是的,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他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供职的公司完全能够理解这一点。

原文链接:http://www.ceconline.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3 18:01:18
我已经中了流行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