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宋铮的简历,发现最近又有顶级期刊econometrica的发表,了不起!
在当今海龟纷纷上岸,迅速抢占地盘的大背景下,宋铮逆势而动去芝加哥潜心研究的确令人佩服。当今中国论经济学研究和教育水平恐怕和美国的差距不少于三十年,但论经济学家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的火爆程度则足以令美国经济学人艳羡。在此背景下,那些在美国拿到tenure的大大小小的海龟纷纷上岸,迅速抢占的地盘,大家也都意识到,国人的眼界在逐渐放开,越是晚上岸利用信息不对称套利的可能性越小。甚至一些诺奖得主也把来中国走穴当成获奖后的一项主要副业。
而宋铮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第一、   不同于大量上岸的海龟,虽然他也是在欧洲拿的学位,但他的主要成果基本是在国内做出或修改完善的。据说他在复旦期间联系五六年未发表一篇中文论文,直奔top。如果说海龟在国外的考评体系下出成果是一种压力下为了生存的本能反应,他的做法更多的体现一种学术上的品味和自觉。
第二、   以宋铮的那篇aer,以及在复旦和老袁的关系,如果他继续呆在复旦会迅速蹿升为知名经济学家。如果他像大多数国内学者和海龟学者一样,应该用《经济研究》等刊物上的发表将自己建立中的publication list延长,大量申请国内课题,不断出现在大众媒体和国内高校以附庸风雅为目的采访和邀请,借助体制分配给他的资源似滚雪球一样把自己的声誉做大。相信凭他的前期发表和能力做到这些并非难事,准确的说体制已经把种种利益和资源分配给他,他只需发出一些廉价的信号向现有体制示好就可唾手而得这些丰厚的回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一个人远走海外。要知道虽然他有能力,但在chicargo这样的地方能否拿到tenure谁敢打保票。着不但说明了他的学术追求也表明他对自己的信心。现在看来他拿到chicargo的tenure是早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