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求助成功区
1062 6
2012-07-15
悬赏 20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作者(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题(两篇)】 1.   里约+20”峰会:两大阵营“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巨大分歧
                 2.   用“资源足迹” 促进全球福祉公平

最佳答案

jigesi 查看完整内容

里约+20”峰会:两大阵营“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巨大分歧 相比20年前硕果累累的里约地球高峰会(Earth Summit),为下个20年铺路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里约+20”峰会)会否开倒车? 这是一个疑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前的最后一次筹备会议(6月12-15日)已于巴西当地时间15日晚上结束,谈判结果非常不理想。 会后,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腊翊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各方在承诺文件所涉及的主要问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15 19:12:54
里约+20”峰会:两大阵营“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巨大分歧
相比20年前硕果累累的里约地球高峰会(Earth Summit),为下个20年铺路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里约+20”峰会)会否开倒车?

这是一个疑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前的最后一次筹备会议(6月12-15日)已于巴西当地时间15日晚上结束,谈判结果非常不理想。

会后,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腊翊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各方在承诺文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下一步谈判困难将会很大。

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首席代表古斯塔夫松(Lasse Gustavsson)只用了一句话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里约谈判的结果一团糟(mess)。”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不愿谈及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技术转移以及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并且模糊“共同但有区别”的联合国基本原则。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77国集团)的诉求是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下定义“可持续发展目标”。

据了解,此次“里约+20”峰会要实现3个目标,聚焦两大主题。第一,重申各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第二,评估迄今为止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峰会成果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实施中存在的差距;第三,应对新的挑战。大会将聚焦两个主题分别为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

离大会的结束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那么分歧与时间的赛跑,最终谁会赢?

据了解,目前加拿大正在阻碍这次峰会的进程。

参与此次谈判的相关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加拿大正在“阻碍”(block)谈判内容的进行,其内容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护海洋的生物多样化、结束对化石燃料补助的决心。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能否坚持?

对于发达国家有“开倒车”的倾向,中国和77国集团要求重申20年前里约环发大会上通过的所有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腊翊凡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20年前里约环发大会确定的重要原则,77国集团和中国要求当年在里约通过的所有原则在本次会议上都得以重申。

印度总理辛格日前表示,1992年的《里约宣言》的基本原则绝对不能被稀释。“我们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的原则,这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1992年,《里约宣言》第一次确定了“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必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承担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长期分歧在这一原则下,得到了暂时的弥合;《21世纪议程》也第一次确定了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多边合作框架模式,包括联合国永续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就森林保护问题达成了全球一致。另外,两个公约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问题上,取得了国际法层面的突破。

但是,有消息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意在模糊甚至否定这一些重要的

原则。

古斯塔夫松对本报记者表示,加拿大目前正在从行动上表现出对本次里约大会谈判的阻碍。就在谈判开始的一周,加拿大提出国家议案表示要删除现有的气候变化法律、现有的渔业法律、削弱对环境评估的条例。这是一种倒退的表现。

另外,美国代表也企图在未来发展的定义上开启新的篇章,模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谈判会上,美国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界限正在模糊,各国不应该“向后看”。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团出席此次里约+20峰会,接近中国团的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大会中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很大,因为发达国家强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宏大的承诺。

资金与技术两大实际问题

“谁来付钱,谁来给穷国家技术?“这是世界非政府组织联合会秘书长泰吉·哈马德先生(Taj Hamad)见到本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就目前谈判内容和进程上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还是主要集中在资金和技术转让等实际问题上。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与能源项目总监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对本报记者表示。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不愿谈及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技术转移以及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并且模糊共同但有区别的联合国基本原则。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77国集团)的诉求是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下定义“绿色经济”。

腊翊凡表示,“绿色经济”是一件好事。但各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绿色经济”的能力存在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消除贫困,这涉及巨大的资源需求和资金需求,因此需要有一笔钱来解决。

为了更好地使未来各国在更加公平的条件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77国集团和中国要求成立一个每年达到300亿美元全球援助资金。另外,从2018年开始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并设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基金。

但这个关于资金的提议遭到了发达国家的反对。

正在参与会议的一名欧盟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已经提供了近一半的全球救助资金,而且目前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的经济状况都摇摇欲坠,因此欧盟内部在资金问题上已经“无暇分身”。

詹妮弗·摩根也分析表示,目前发达国家正在遭遇严重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时候提出更多的资金援助,很难让发达国家接受。

但目前发展中国家则认为,里约+20应至少重申原来提出的额外资金的承诺,并做出努力实现国民生产总值0.7%的目标。

来自77国集团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谈判者表示,“如果发达国家拒绝提供资金援助,绿色经济对于最不发达国家来说是‘一场梦’。”

泰吉·哈马德先生就对本报记者表示,发达国家必须去面对资金援助的问题,因为穷国家没有资金根本不可能做到未来的绿色发展。

另外,由于需要解决欧债危机等自身问题,欧洲一些重要领导人也不会参加此次峰会。

据悉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已经谢绝出席此次峰会。相比之下,中国总理温家宝已经确定将在6月20-22日出席里约+20峰会。

另外,发达国家也不愿意谈及技术转让的话题,所有主要发达国家都反对重申1992年承诺的在让步和优惠的条件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

目前,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则和美国一起,坚持将“技术转让”条款从文本中删除,他们强调相比于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更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发达国家提出双方‘在一致同意的条件下自愿转让’的条款。

接近此次谈判的中方代表向本报记者表示,这其实又是发达国家在模糊概念。他们的说法其实表示的意思是与商业贸易条件相同下的技术销售,而非技术转让。

两大阵营“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巨大分歧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峰会核心

除以上三点外,此次大会的大家的预期成果是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离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到期还有四年,哥伦比亚政府在2011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倡议,这个倡议也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成为此次里约+20峰会的核心讨论对象和预期成果。

据了解,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191个成员国在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的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 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项承诺。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仅适用于贫穷国家,而后者涵盖所有国家。两者间的关系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

詹妮弗·摩根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发展中国家接受了SDGs作为一个理念和一个运作的手段,并且正在积极的参与具体原则制定。但是这其中和发达国家有一个最主要的矛盾还在于是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SDGs的制定是否要基于MDGs之上还是SDGs的制定要“另起炉灶”。

据了解,77国集团和中国目前的意愿是平衡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并且把这三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而他们担心欧盟弱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把大量的目光转移到环境目标。

另外,未来可持续经济发展应该如何进行衡量呢?

在6月17日联合国环境署和UNU-IHDP的一个联合边会上发布了一项名为“包容性财富指数”(Inclusive Wealth Index),纳入了对20个国家1990年到2008年间的经济考察。这20个国家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等主要经济体,代表了世界经济56%、全球人口72%。

所谓“包容性财富”,是指该指标并不只考虑制造型资本,也纳入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对一个经济生产基础有重要意义的因素。

根据报告显示,中国在1990年到200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按人均GDP计算是9.6%,按人类发展指数(HDI)计算是1.7%,按“包容性财富指数”计算则为2.1%。不过,三项指标中,中国都是20个国家内发展最快的。

然而,“包容性财富指数”能否取代GDP成为衡量经济的指标,各方包括报告的作者Pablo Munoz并不抱希望,因为这仅是一份研究报告。

目前争议还在继续,而此次大会所留给大家的时间并不多了。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秘书长沙祖康日前表示,目前所剩能用来谈判的时间实在不多了,各方应增强紧迫感,体现更多灵活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快谈判进程。

而临近正式大会快开始前夕,另一种声音正在从里约向外传出。

“里约+20只是一种象征(Symbol),为接下来讨论问题提供一个方向。就算在可持续发展目标问题上达不成一致意见,我们仍然还有4年时间去谈。” 詹妮弗·摩根表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IPCC)主席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对记者表示,里约+20只是全世界正式可持续发展议题的起点,不论是能源安全还是绿色经济,都需要各国政府在政策上密切合作,并非一朝一夕能达成一个协议。

联合国秘书长助理阿瓦尼·贝楠博士(AwniBehnam)却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每天我都是垂头丧气走出会场,但是不要失望,我相信在里约+20最后会由于各方的妥协会达成协议。

泰吉·哈马德也表示,虽然截至6月17日,仅有21%的协议内容得到了双方的认可。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最后仍有可能是由美国做出妥协最终达成一个协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5 19:17:40
用“资源足迹” 促进全球福祉公平

“里约+20”大会的名称体现了一种时隔20年的传承,然而除了名称之外,大会能够提出些什么会被真正传承下去的实质性内容呢?

  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大前提明确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责任区别,在此后的历次环境会议上得到了坚持和传承。20年后的今天,能够提出新的原则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里约+20”有着“看上去很美”的“绿色新经济”框架,有着“GNH取代GDP”的宏伟蓝图,但却缺少使各国能够接受并可以落实的行为准则。据报道,在大会文件的谈判中,除了海洋生物保护取得了进展,其他所有事项都几乎裹足不前。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西方多个国家首脑对里约也表现出“避之唯恐不及”,干脆不打算出席了。

  大会的谈判进展缓慢及发达国家领导人的逃避,都在指向同一个命题:权责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能够被坚持,碳减排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转移支付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框架能够被执行,都在于找到了比较公平的权利义务平衡方式。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CDM其实体现的都是“总量封顶,寻找公平”的精神。即在承认地球资源承载能力上限或碳排放总量上限的情况下,针对各国之间的不平等设计“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动态公平机制。至于机制的落实方式,是可以找出多种不同的路径的,比如援助性的资金转让机制或者市场化的碳交易机制等。然而现在“里约+20”的情况是:提出的目标远比哥本哈根的碳减排庞大复杂,行为准则方面却是“半拉子工程”——只有“总量封顶”,没有“寻找公平”。这样一个不包括动态公平机制的框架,不但发展中国家无法接受,甚至发达国家也是不会欣然采纳的——因为没有“寻找公平”就意味着它不是一套“活的”机制,而是僵硬的道德约束,逻辑上发达国家是应该率先垂范的。所以,发达国家领导人纷纷逃避“里约+20”,其国内面临财政悬崖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害怕沉重的道德负担。

  6月17日“里约+20”大会发布的首份报告名为《包容性财富报告》(Inclusive Wealth Report),报告提出名为“包容性财富指数”(IWI,Inclusive Wealth Index)的指标。这一指标体系名为“包容”,是因为除了传统的产业资本外,也把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纳入了统计。显然,除了公平之外,“里约+20”也在尝试提出“包容”作为机制设计的基础。

  其实,如果能够把公平和包容整合进同一个机制内,将更可能为各国所接受。任何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框架设计,一定绕不过去的基本情况是发达国家用于生产的资源消耗在减少但消费掉的资源却在增加,这是以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代价的。不过这个基本情况并不必然意味着只有“劫富济贫”或“劫贫济富”两条道路可走。

  在碳减排的机制设计中,有一种思路采用“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即针对具体的产品描述其从设计到原材料开采再到加工、运输和消费每一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再对碳的消费者如企业或个人计算其碳消费量。对碳足迹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费,可以提高其消费价格,这部分增加的收入又可用于补偿碳足迹较低的消费者。

  如果把“碳足迹的生命周期评估”推广到“里约+20”的资源与环境主题上,就可以提出“资源足迹的生命周期评估”,这样就能把对于资源使用过程的各国分别描述推广成全球统一描述。可以设计一种市场化机制,使资源的最终产品消费量超过一定限额的消费者支付一定的超额使用费,用于补偿“资源消费贫困者”。这是一种可以逐步促进资源消费公平的思路,并且对于各国财政负担的要求很低。尽管这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思路,但可以避免强制性要求某一方单方面降低资源消耗量的硬性思维。

  实际上,“里约+20”绝不仅仅是一百多个国家领导人的会议,更是5万多位世界各国各层面与会者的大会,“里约+20”的会议目标之一就是动员全球民间力量参与到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来。要想实现民间力量甚至每个人类成员参与到绿色经济中的初衷,就需要一个可以协调每个个人的参与机制,而且机制不能是僵硬的道德约束。要把每个人类成员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参与机制,具有广泛包容性的福祉公平就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基础。而无论福祉公平考虑得多么具有包容性,动态的资源消费公平也是不可避免的“硬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5 19:19:57
奇怪,我今天咋下载不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5 19:24:50
happy_287422301 发表于 2012-7-15 19:19
奇怪,我今天咋下载不了呢?
我就是google了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5 19:26:05
哦,哈哈,我晕菜了,固定思维,把这事给弄复杂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