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5319 8
2007-03-15
教育产业在各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已代替传统生产要素成为推动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经济的飞跃,务必要非常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投资相对很低,可是中国文化的儒家根底让世世代代的国人对读书做一个读书人有天然的热情,所以教育产业成为一个非常发达的产业.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研究生,我看到了这所城市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这个城市的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首先大学生占这个中等城市人口的很大比例,而现在的大学生也属于高消费的一族,学生的消费引发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乘数原理,高等教育对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贡献该有多大,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应该并不是太难的事,而进行计量分析是可能的.对于这个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通过分析结果发现高等教育对这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样会推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6 13:16:00
教育产业化带动经济增长这种观点本人不敢苟同,作者只看到了教育产业化对地区经济和教育系统经济的带动,殊不知教育本身是一个正的外部效应很强的行业,为社会积累人力资本储备,增加社会的可持续性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将其作为一个产业论,则会走偏,作为一个产业,其经营者势必会唯利是图,于是乎出现了目前各学校纷纷无限制地括招,学校升级,只要交学费什么高考分数也能上大学,本科生扩、硕士生扩、博士生也扩,结果是什么?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门槛越来越高,甚至有些地方的街道办事处都要硕士、博士,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本科生只能和农民工去抢工作。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停滞不前,许多技术型岗位多年没有人问津。更主要的是盲目的括招已经造成了目前的大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低下,本人曾在某高校为本科生讲计量经济学,一半以上的学生连加和符号都不认识,在推导最小二乘法之前讲了两节课的数学才能进行下一步教学。这正常吗?一个轰轰烈烈的产业背后,是一批既没有专业技能,有缺乏专业理论深度和广度的自以为是的天之骄子,这还不算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再来看看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我们的一个导师平均每人带5到6个学生,有些甚至是十几个,学生3年只见过导师两次:一次是入学面试,另一次是毕业答辩。而美国一个导师往往是5到6年带1个或2个学生,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由几名教授组成的委员会来指导,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我想研究教育产业化应该把它放在一个全社会的多方面的角度去分析,不要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否则没有一点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9 10:07:00
同意楼上的,还有就是教育对国民生活消费的挤出效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22:30:00
同意楼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2 13:52:00
agre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2 10:20:00

但是,为什么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实行的教育是产业化的吧?为什么可以成功呢?

  有些困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