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营实体书店,与它相关的消息总是围绕着“倒闭”、“关门”这样的颓废词汇。从风入松到第三极、再到光合作用,实体书店的日子不好过已经成为共识。从本月开始,北京人文书店品牌之一的单向街将停业两个月,7月19号再次搬家。而7月20号,哈尔滨人熟悉的席殊书屋更是将彻底地和读者告别。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认为,民营实体书店的没落是个不争的事实。关于衰落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人们进入书店看书买书的需求在减少,有人认为是网上书店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购书习惯,甚至还有人认为实体书店已与我们身处的时代格格不入。不管怎么说,在面对实体书店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是应该想办法去挽救这些拥有历史烙印的实体书店。
物价都在涨,民营实体书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也在一片涨声中不断攀升,对于利润非常薄的一些实体书店来说,如何能够承受的起。以北京单向街为例,目前房租已占到所有开销的四成左右,负担不起成了最现实的难题,所以迁徙是唯一的选择,不然,就得关门。另外,电商对实体书店所形成的冲击是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电商所售书籍价格非常低,甚至低于民营实体书店直接去出版社所拿的价格。
关于如何缓解民营实体书店的这种困境,蔡灵认为,政府应该在财税上给与优惠,比如通过对实体书店减税、免税、反税的形势,减轻它们的房租、成本压力,使它们有能力进行新业务的拓展和开发。并且,除了销售图书的功能外,书店还承担了城市文化地标、文化氛围营造等其他功能,它举办的一系列提升城市价值的文化活动,可以由政府埋单,来增加书店的收入。
随着民营实体书店的不断迁移或倒闭,那些在书店里度过的美好日子,那些在书店里尽情挥洒的青春,那些在书店里渴望到达知识彼岸的激情,都将会尘封在我们的记忆力。偶尔回想起那段不羁的岁月,你也许会会心一笑。但是,我们还是有机会去留住这些美丽的事物,只要大家都出一份力,相信总能找到一条出路。
本文来源:http://www.ocn.com.cn/info/201207/wenhua1713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