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故事
灯谜
1.东汉时,董卓残暴横行,民间就流传着一首谜语式的儿歌: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这里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呢,从下到上自然就是"卓"字。既然有"董卓"两个字,再加上"不得生",那就是说董卓该死了。
2.古代有个秀才,过年时,去找财主借钱,财主见他穿得破破烂烂的,就把他拒之门外。秀才一生气,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手里打着一个灯笼,上边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论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有人报告了财主,财主一听蹦了出来,问秀才:"你凭什么骂……人?"秀才说:"谁骂人了,我写的是个谜语,谜底是针。"说着打着灯笼大摇大摆地走了。
中国谜语最早始于战国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