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7739 33
2012-07-20
   驻足本板块(跨学科讨论区)近4个月,作为热爱本板块的网友我坦诚的说,由于本版块原来的帖子都是其他板块转过来的,相对与其他专业性明显的板块,比如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等,本板专门讨论跨学科研究的优秀文章还不足,在跨学科研究领域有较深造诣的网友不多,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我也很赞同:没有一门专业叫“跨学科”专业(“乘法”网友言),相对于爱问频道、求职与招聘、“投稿经验交流区”等,也显得不够实用。
   
   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过早的文理分科,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真的不够熟悉,上了大学以后有几个人对自己专业外的知识深深眷恋?即使很多人说不喜欢本专业,那你喜欢那个专业呢,有没有用心专注的学习?也有人言僵化的教育体制让人们缺乏“思辨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只喜欢于用自己的专业“常识”来解释世间所有问题,其实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每一个专业都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认识客观规律、人类思考与行为习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知识的偏见”最好打破(如樊纲文:
经济学的谦虚),敢于承认自己专业的不足,才善于从其他学科寻求帮助。
   其实大家肯定都知晓那些大家都是善于融会贯通之人,不会-会-熟悉-精-通的学习路径应该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弗里德曼、萨缪尔森、熊彼特、亚当斯密还是牛顿、爱因斯坦、玻尔大致如此。
   
   所以本板块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意义的,虽然我们不愿承认但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可能我们还需要提高自己,当然我们也发现这里许多杰出的网友:
乘法经济史外行等等。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办这样一个活动:大家分享下自己看过的经典跨学科著作与优秀的文章以及评论、关注过的大师级学者等等,经典学习对于我们应该既有必要又节省时间精力,分享知识共同学习探讨才是快速提高的有效路径吧,予人玫瑰尚且手留余香,我想大家不会都这么保守吧(*^__^*) ,再说你要想相信我们也不会白白分享你的经验的。。。
  
   
   暑假期间可能不少网友在旅行的路上或者外地,我想这也正好给自己一个独立深入思考的机会,欢迎您与我们一同分享您思维的“盛宴”!本贴持续更新ing

6.16 刚才看了汪丁丁老师几篇文章,的确层次很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20 09:18:15
期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0 09:22:46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0 09:24:15
http://www.icsszju.net/
浙江大学ICSS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里面很多优秀资源的。。。而且动态更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0 09:34:49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0 11:2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