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3009 0
2012-07-22
    对于已经参加考研和准备参加考研的同学,是否参加考研机构的培训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决策过程。校园里广告墙上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的海报琳琅满目,虚虚实实,确确实实让几乎每一个人挑花了眼。在自己考研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同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几乎任何考试的核心都是考试前无休止的重复。考研机构能否降低其中的枯燥程度,增强重复的效率并提供一些应试技巧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考研培训机构的选择工作。调查研究的结果是每一个考研机构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句几乎就是废话),因此我从中选择了收费最低的海天教育的考研辅导机构(宿舍的室友是校园代理,真心的便宜了不少),最终报辅导班的原因已经变成纠结保研或是拼ccer,报晚了价格就翻倍了。就这样最后选择保研的我还是认认真真把全程的考研课听了一遍,也就有了以下这些作为一个相对而言的旁观者对这个考研辅导机构的感悟。

    最重要的一点,切忌将希望押在考研培训机构上,重复才是考试的核心过程。

    对于政治强化班,我真心的觉得不需要。作为一个985大学的文科生,课程论文和思想汇报写到手都软了,真心的不会惨到连60分都达不到。如果真的连及格线都不够,那大学的教育多失败,毕竟政治的学分比专业课都多。态度决定一切,只要认真看书(2遍)及格无碍。对于政治的时政和预测班,我觉得还是有用的,虽然课时很短很短,价钱却不便宜,但老师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确实有用,尤其是辅导班的考前预测题,预测准确度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但是论述题的答题思路和模式还是相当有用的,前提是真的认真复习了。事实证明,政治真心不难,同宿舍的同学因病放弃政治,几近裸考,最后也有64分。虽然确实不多,佐证一下我的观点还是可以的。

    对于数学班,由于我对数学的偏爱和学校对数学的重视,几乎没有从课上学到新知识,纯粹是一种复习。但是我觉得强化班还是有必要的,前提是要掌握已经学习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强化班的学习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其当做对以往只是学习的总结,一种是当做对基础知识的扩充。前者以跟随老师的思路解题为主,后者以记笔记课下认真揣摩为主,两者都能有不小的收获。我的一个考中财的学妹就是靠着不停地抄笔记最后数学三140+的。具体说说三位老师,线性代数的李永乐老师,算是考研数学辅导的风云人物了,永乐大典也是名不虚传。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上课慢条斯理的,弄得我好不习惯。不过老师讲课没话说,清楚详细,很有条理,讲义也是李老自己编的(好像不太改动的,至少09版和11版几乎没什么变化),熟得很。美中不足是讲课偏容易了,会给人一种所有都明白的错觉。高等数学的武忠祥老师,也是小有名气。我在学校上课时做的考研真题分类汇编就是他写的。武老师讲课干净利索,很对我的胃口,对考点的把握也很到位,听完收获不小。不过就是讲的有点快了,似乎很少顾及大众的感受,不过这可能和高数课时少,内容多有关系。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张卓奎老师,很年轻,算是后起之秀了吧,和前两位比起来稍有逊色,不过也算把基础内容讲清楚了,加之数学三的概率比较容易,应该也就够用了。

    对于英语班,由于我的英语很弱,四六级都只将近500,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谈谈自己的感受。讲阅读的宫东风老师,好感不多,思维实在飘逸的厉害,我是跟不上,感觉好多时候不是在讲英语阅读,课时还是超多,我感觉时间是浪费了,不过宫老师的学生考分不低,看来是我自己太差劲了。讲写作的王军老师,我对其超有好感,讲课十分流畅,切中要害,他总结的句型我觉得在考研的作文里是用得到的,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讲的十分清楚,让我觉得报班的钱没有全白花。讲完型和翻译的老师是个女老师,名字我就不提了,很喜欢她的讲课风格,活泼而实用,只上过一次课就再也没来了,听做代理的室友说是在某次讲课回北京的途中出车祸去世了,英年早逝,很可惜。能否从英语辅导中有收获看天赋了,完全因人而异。

    这些就是我在考研辅导班上课的一些感受,已经过去三年了,现在研究生都已经毕业了。不过由于要考ccer的博士,在研三的时候又稀里糊涂的考了一次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回忆以往,还是很怀念。写下这些文字,希望对其他同学有些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