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从大学一开始就决定毕业后要继续念书的我与众多研友一样开始踏上了漫漫考研路。本科是经济类专业出生,报考的也同样是这个专业。数学不那么出色的我注定了在考研复习中要把数学的复习当做重中之重。
大一学过高等数学,大二学完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虽然期末考试的分数都不差,但是自己知道很多东西其实都不懂,线性代数是背的解题方法,概率论的后半部分数理统计一块更是一窍不通(还好考研数学涉及不多)。自己现在研究生第一年学习结束了,有个很深的体会是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一定要学好,因为学的计量随着难度的增加是一定会用到里面的很多知识的,由于之前学的不扎实,学中计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又把考研的那些数学书翻了多少遍,而且感觉现在对数理统计知识的掌握依旧不够,还得继续学。考虑到自己数学比较弱的事实,再加上是跨学校考,所以准备的时间稍微早一点,然后数学也报了考研班,力求在某些重点难点易错点上能有老师讲解,这样自己掌握要好一些。当时在重庆海文是实力比较强的培训机构,知名度和师资还有学习条件各方面都要好一些,所以就报了数学暑期强化和冲刺班,大约是700左右的费用。
大三下学期伊始就展开了数学的复习,开始是看一遍书,然后把课后的单数号的习题全部重新做一遍,这样一个学期之后差不多把三门课的习题都扫了一遍,但是做的时候由于对知识理解不够,很多题目不会做,都是参考了答案做的。2010年4月,也就是大四上学期开学不久,就正式开始了数学和英语的复习(政治我打算秋季再开始,专业课计划暑假开始,那会儿其实主要是看的数学,因为我英语自觉得还行,就没有当做重点)。采取的方法是重新看一遍书,然后看完一个章节马上做《复习全书》。话说当时的感受是,复习全书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神马阿,自己做是完全不会,就采取了边看它的解答然后自己边算的方法,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总结了一下是由于自己基础不牢固,知识点没有掌握所致,于是就一遍一遍看教材,慢慢啃复习全书,争取在暑假强化班之前把复习全书第一遍看完,这样上辅导班能效果更好一些,后来事实也证明如此。
7月很快就到了,我也开始了与海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重庆的暑假活脱脱就是一个大蒸笼,还好有辅导班的车每天来回地接送我们从学校到培训的地方,这样我们不必自己汗流浃背的挤公交。我们是在西南医院对面的一个大会堂培训的,场地很宽阔,投影仪特别清晰里面空调也很给力,总之环境不错,虽然人数多了点,但也能够理解。讲数学的是赵达夫老师,一个头发稀疏的慈祥的老师,是海文数学的资深名师。模糊记得赵老师已经是70多岁的年纪了,但是他讲解知识点时的神采奕奕,解题时的思维灵敏程度,总结重点时的精炼,一切的一起都让你完全看不出来他原来是爷爷辈的人。老师上课时用的自己的讲义分专题讲解重点,听完后你不得不有一种“姜还是老的辣”的感觉。概率论是王式安老师授课,这门课是我进步最大的一门,王式安老师是约60多岁的人了吧,是个特别幽默说话很有意思的“小老头”,讲课时偶尔活跃气氛会为大家讲一些赵达夫老师的趣事儿,也会逗我们说“重庆的孩子学习还是挺认真的,我比较爱来重庆上课……”。我觉得王式安老师讲课方法最好之处是在讲解每一部分时,把考研数学概率论中会考的经典题型以及同学们会犯的错误,外加一些基础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仔细地讲解一遍。这让我受用很大,概率论上完之后,我基本上以及能够了解考试会考那些东西以及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方向了。讲线性代数的是铁军老师,由于线性代数的内容相对要少一些,所以讲解的时间似乎只有2天,铁军老师是个年轻的优秀教师,讲课时特别有活力,让大家很轻松。随着线性代数的授课完成,我的暑期强化班就结束了。总的来说,让我对重点难点有了明确的认识,自己基础知识点薄弱的环节也有了提高,我也正式开始了暑期的考研复习。
七月和八月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时我开始看专业课,同时开始了数学第二遍的复习,即自己努力把复习全书独立做一遍,实在做不出来再看答案,然后将其标记起来留到第三遍时再仔细看。这样暑假的两个月就过去了,感觉很辛苦,但是数学上总算有了提高。秋季一开始进入了第三轮复习,这时离考试越近,人情绪波动也大,也越来越紧张,然后政治也开始了复习,觉得每天头都是爆的,但是为了考试通过,我和研友们选择了坚持。第三轮数学的复习又重新打开《复习全书》,结合海文数学培训班的讲义把自己之前勾的重要题目重新做一遍,然后做真题,上海文的冲刺班。又见到了三位熟悉的老师,老师们对冲刺阶段的复习重点做了提点,然后讲解了考试时的一些解题技巧,觉得很有帮助。然后老师还鼓励大家要坚持,一定不能放弃,感觉像是自己的亲人在耐心告诫一样,很感动。
最后我的数学考了130+的分数,对于之前基础是如此薄弱的我来说已经算是有很大的提高了,总结了一下,首先是一定要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来,不能好高骛远。其次,在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在某些重点难点易错点上辅导班老师的提点让我进步很大。最后,就是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离考研已经过去很久了,写下这边愚作,是回忆,也是个人一点小小愚见的分享,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愿与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