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507 3
2012-07-24
  实施过程分为6个阶段,有的ERP公司分为5个阶段。但大同小异。
  项目启动
  项目调研
  数据准备
  系统培训
  系统切换
  系统维护
  ERP顾问初次拜访客户前必须了解的情况:
  A、从销售人员处首先了解客户企业的目前运营状况,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B、从销售人员处了解企业中高层领导对该ERP项目的认识,及其对启动该ERP管理系统项目的真正目的?
  C、从销售人员处了解该企业对该项目支持的情况:
  如:哪些人支持该项目?
  哪些人不支持该项目?
  那些人保持中力?
  以及这些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否拥有该项目的决策权?
  D、从销售人员处企业明年的目标或者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
  如:明年利润达到5个亿?
  2010年成为中国该行业内十强?
  E、从销售人员处该客户的所从事的行业?
  F、客户是否对该项目上线时间有所要求?
  H、客户是否是公司的战略客户或者是重点客户?
  I、熟记客户高层领导和ERP项目负责人的姓名。
  ERP顾问初次拜访客户必须准备的资料
  A、实施ERP如何帮助(辅助)客户高层领导实现他的个人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B、实施ERP如何帮助(辅助)客户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C、实施ERP如何帮助(辅助)客户各个部门主管实现个人目标及部门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D、项目的总体实施规划,具体时间可以不定。可以到客户方了解具体情况在做定夺,但是必须明确计划实施过程中关键节点和实施过程。
  E、准备好和客户高层或者项目经理的沟通内容,必须明确的告诉(或暗示)对方该项目的实施会提高他在企业中的地位。或者实现他的个人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F、准备ERP管理系统实施方法的PPT,在讲述实施方法的过程中必须给客户进行洗脑,明确指出ERP不是神,不可能实现所有的功能。ERP是实实在在的工具。是改善管理体系,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管理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19 17:06:45
感觉楼上的说的很好,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最近,有软件代理商咨询:哥,你们软件代理出来没有,真想在制造业市场找一款好产品尝试一下。
我很讶异,在普实的这些年,我感触颇深,虽然现在的软件代理市场不像前几年那样鱼龙混杂,但是市场上叫得出的名号还是数得过来,何必舍近求远?
代理商很直接,在制造业生产这一块的软件,国外的软件太高,够不着;而国内的软件太浅,做好难。
我和他理论,现在三六九等的代理都有,挣到钱的也有很多。
代理商回答,挣钱的是有,但是真正做好了市场,赢得客户信任的很少。简直屈指可数。
代理商,这个处在厂商和客户之间的软件和服务传载体,确实很尴尬。
如今中国的制造业辐射全世界的市场,深刻的影响世界的经济,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的管理应用好先进的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家时刻关注和思考的重中之重。
在行业内,谁都知道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制造型企业如今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但是大家又都知道,因为历史和发展的原因,国内的制造型企业一直以来其内部信息化整合方面的弱势和瓶颈。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推进已经将近30年时间,企业对信息化的了解也已经经过了一无所知到深刻认识的历程。国内的ERP软件厂商也已经从过去的寥寥可数到遍地开花直至如今的“剩”者为王的时代。
代理商们也随着这样的一个过程尝尽过市场的酸甜苦辣。一方面没有自己的软件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对企业管理和项目实施的认识程度也和厂商本身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厂商的任务压力和如今客户的现实需求,涉足于ERP行业的代理商们的前路似乎困难重重。
首先虽然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口号已经深入市场。但是微小型企业的软件需求过于简单,门槛和竞争也过于激烈,价格透明度越来越高,客户的选择途径也越来越多,造成这类单纯产品上的利润是越来越薄,虽说以前可以是薄利多销,但是随着厂商增加代理商的政策和市场上产品的过多重叠,使得这一类市场的产品是越来越难做。
而在大中型客户里面,达到一定规模的这部分制造型企业,无不对自身的生产管理精细化,企业管理一体化有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已经不像前几年的时候,代理商们可以凭借着一套看似全面的ERP系统就可以让客户掏钱上马。失败多了,认识深了,客户对于如何选型软件,如何选型软件服务商都已经有了很多严苛的标准。甚至在一开始因为代理商本身的身份符号就会把代理商们给摈除出场。而就算真的入围或者成功竞标,也会因为项目本身的要求和企业个性化的功能而很难使得代理商真正让客户实现ERP的目的。造成客户和市场上的被动。这样的情况也使得很多代理商们举步维艰。
要盈利,要成长,只能往高需求上靠。而如今确是上不去,下不来。
于是乎,在ERP软件代理商这个行业很尴尬,中高端客户不亲,小微型客户不爱。很棘手。
于是,就出现了在代理商们的疑问,是否能有一款针对生产的、灵活的、实用软件,能够实现企业生产精细化的管理和信息一体化的需求,从而弥补自身对于管理认识和项目实施的差距,进而在这样的状况下重新获得市场认可并收获丰厚回报。
于是乎,代理商们眼光开始转遍市场。在这方面,代理商绝对不缺乏眼力劲。德国那款太精细、美国那款太挑剔、台湾那款太封闭、北方这款太支离,南方这款没体系。转了一圈发现,原来还是行业那句老话靠谱“三分软件,七分实施”。
想要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够赢得市场挣到钱,原来还是要靠自身。
通过一个好的平台和产品支持,在对软件的实施服务过程中获得自身对于ERP认识的提升,认识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需求本质,应该才是代理商们真正要在未来要落好的步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 17:27:01
作为行业人士,大家都知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一直是一个很难真正解决的顽疾。当然,我说的是企业全面的企业级管理,而不单单是财务或者物流这些单模块的功能实现。

    因为企业管理的相对落后所以寄望于先进的软件工具进行改变。而很多时候因为客户本身和软件公司双方的能力和配合难以在短时间达成甚至难以达到客户预期的效果。
而如何能够填补erp的应用和客户结果预期之间的差距,笔者认为市场上的一种软件服务租赁应当会成为新的主流尝试。

企业需要的是"软件服务"

    中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压抑人的需求为代价的成本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收入上升是必然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痛苦的阶段。未来的原材料以及汇率长期也将长期处于上升通道。大量的非垄断型企业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人力成本、原材料、汇率这新三座大山的长期压制,很多企业希望能通过管理软件应对这三大压力。现实是,大部分企业都以失败告终,最多也只是电子帐,没有起到所希望的作用。

    软件公司从本质上来说不是救世主。他的本质是生产出一种产品,而且这种产品的复制成本几乎为零;只是思考如何多卖,而不是思考让需求方如何用好,如何产生效益。
    作为企业,在选购产品的时候,往往会改变自己起初的想法。起初,是希望能通过这个产品的使用,来降低自己的成本,但是在选购时往往会更加注重这个产品现在的功能和自己是否一样。这时已经推翻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就是你要改变的,用现在去套软件,用起来,也就是和现在一样,或者略好,不可能产生想要的效果。
    企业在购买后,总是希望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管理软件和其他软件的不同,是管理的体现,是需要随着管理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管理的不断提升而提升的。作为企业也不可能一次性做到完美,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企业,企业永远是不断的改变,不断的提升的。不切实际的提出过高的要求,一定是企业自身受伤害,或是企业管理体系无法支撑。
    作为企业来说,需要的不是软件,而是管理的改变和提升。使用管理软件的目的是要获得效益和改变。这个效益包括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下降,包括沟通效率的提升、工作效率的提升、包括如何利用数据来管理企业,不断的、及时的修正和提高管理。从管理的本质上来说,这种效益的提升应该是能够不断的获得的。也就是作为企业,能不断的通过软件公司的服务,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沟通、效率,而软件只是软件公司提供服务的一个工具。企业的需求就会清晰起来:

产品要足够的强大和全面,而不能只提供部分的功能,因为这样会提高沟通和管理难度。
产品灵活。不同的企业、企业不同的阶段,管理需求都不一样。这时就需要灵活的软件,能在大部分情况下,完成自由组装,对于部分个性的需求,则要能比较容易和低成本的进行二次开发,这样才能符合企业不断变化的特征。
能保证获得长期优质的服务。服务,不仅仅包含前期的上线服务,更多的是长期的配合企业管理的提升和变化,由于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还要不断的和最先进的技术接轨。


普实软件在2006年全面推出管理软件服务以来,建立了一整套完全根植于“企业需要的是效益而不是软件,企业需要的是长期效益”这个基础上的客户服务体系,这个体系能做到:

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软件,降低高端管理软件购置门槛
普实公司通过把OA、供应链、生产管理、财务管理、CRM、HR、IM、企业门户等集成在一起免费的提供给客户使用。一方面客户不用再为购置软件软件支出成本,另一方面客户也不需要在一个企业用多种管理软件,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完成所有的操作。

减少实施ERP的失败风险
由于进入成本的降低,自然风险损失也相应会成比例小。普实公司由于没有销售软件的收入,只有每年的服务费,而上线阶段的人力成本,基本上都需要4年的时间收回,只有认真服务客户,保证客户上线成功,普实才能在4年以后盈利。

免除软件升级更新的费用和困扰
由于客户的成长,经营理念及业务规则的变化,不断要求Pushsoft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由于软件本身是免费的,同时,为了能长久的留住客户,Pushsoft必须提供与时俱进的产品,及时为客户更新,从而免除客户升级更新软件的费用。Pushsoft也获得了更多的行业经验,这是一个产品改进体系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获得了双赢。

持续的优质服务

每年普实公司仅仅是收取服务费,普实的服务跟不上客户的需求,客户就会淘汰普实。因为普实并没有像其他企业一样销售软件,只有不断的根据客户的成长、经营理念的变化、业务规则的变化,永续的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 17:47:07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