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0策略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130/30策略的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此类策略将全部基金份额建立多仓,同时利用杠杆,从市场上融入相当于基金原有净值30%的证券,并抛空这部分融入的证券,再将抛空所得的现金建立多仓。这样,基金的实际投资组合变为多头130%与空头30%,基金的净风险敞口仍然保持在大约100%。
举例来讲,假设某机构拥有资金100万元,该投资机构用融券方式借入航空类A股票10万股,按每股3元卖出得资金30万元,加上原资金共130万元买入石油开采类B股票,按每股13元买入10万股。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6个月后A股票每股2元,B股票每股20元。该机构卖出10万股B股票所得200万元资金,再利用20万元资金买入10万股A股票还给借出人。该机构利用130/30策略取得80%的收益,高于以全部资金买入B股票取得的53.85%收益。
(二)130/30策略的特点
在缺乏融券业务的情况下,面对市场下跌或剧烈波动时,基金管理者只能通过降低仓位,实现“少跌为赢”来追求相对绩效。此外,当基金管理者拥有充分的选股能力时,单边投资只能将投资组合中预期表现不佳的股票的权重调整为零;而利用融券业务则可以卖空该类股票,用卖空所得资金买入预期表现较佳的股票,直接增加组合的投资效率以获取更好的收益,上述案例便属此类情况之一。以有效边界的理论来讲,即130/30策略放宽了一定的权重分配限制,因此在均值方差模型里,该投资策略的组合要比传统组合拥有更理想的有效边界。另一方面,研究表明130/30策略同样提升了组合分散化程度。以一个全球股票策略为例,如果要保持相对基准的4%的跟踪误差,一个只能做多的传统组合或集中投资于约120只股票,而130/30策略则可以采用做多250只、做空100只的方式保持相似的跟踪误差。
该类策略的基金可以看作一个传统的100%多头的投资组合与一个追求绝对收益的30%多空仓位组合的叠加。因此,此类投资策略的风险特征介于传统做多与市场中性的多空策略之间。尽管利用了投资杠杆以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Alpha),130/30基金仍然保持着100%的市场净风险暴率,所以从性质上来说可以看作是传统主动型基金的延伸,而不是追求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
从该类产品使用的杠杆比例来看,除了130/30比例以外,还有120/20、140/40等多种杠杆比例。国外该类主动型基金的市场分布显示,120/20占25%、125/25占20%、130/30占50%,140/40则不足5%,可以看出130/30基金占主导地位。究其缘由,一方面主要是过高的杠杆比例受到各地区关于融券卖空条例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杠杆提升投资效率的边际效应随着杠杆比例放大而递减。因此,130/30结构是市场经过长期摸索得到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逐渐成为主流,该类策略也由此被统称为130/30策略。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120/20或者160/60,而是130/30。首先,这类结构的上限是150/50,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基金最多可以运用50%的借贷杠杆。而之所以大部分此类基金都采用130/30的结构,是因为如果借贷杠杆低于30%,收益看起来将不会达到最佳,而如果高于30%,将会扩大风险。简单来说,130/30结构是风险收益的均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