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潜水多年,一到就业季,就会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求助、咨询、诉苦贴。有凭着一纸证书踏入社会找不到工作求助的;有兢兢业业多年,职业技能很丰富,却碍于低学历错失升职机会诉苦的;也有职业技能经验不足,却卯足力气内修各门学历的无奈发牢骚的。看着这些为工作纠结苦闷烦的人,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就业问题的教育从业者,今天就从口水和眼泪当中扒一扒造成这种窘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先来说说高技能,低学历农民工的命运吧。我本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少时玩伴有很多人,家里贫困,没经济条件读书,家长大多选择让他们去学习技能,汽修,拖拉机,电脑技术,理发,美容。学习这些门槛不高,找个师傅埋进头学习个几年,出来之后至少保证有个铁饭碗。这种人技能高,但却永远得背着农民工的称号,除非有朝一日手里积攒点资金,自己开店当老板,好歹也算个个体商户。运气好的话,靠着出色的经营,将来没准能成身价百万成富翁,但即使这样也会被挂着“土老板”的名声。而这一切就只是因为,他没文化,没学历,相反,倘若有个高学历的话,得到这些就完全是实力的表现,不会被扣上任何颜色帽子。我们看社会上会对农民工,土老板有偏见,就只是因为他们没学历,至于他们自身的技能优势,很少有人看得到。
再来看高学历,低技能的社会现象。每到毕业季,大批蚁族涌入社会,带着一纸文凭找工作。当然,他们很多人还不止一纸文凭,在大学期间还会考取各种证件,主修,辅修各种专业课。这些带着一大堆证件的学历哥,学历姐,也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我大学同学有好多,现在连一份工作都没有,高不成低不就,自视不凡,空有满脑子的文化理论知识,却没有一技之长。这类证奴的产生,就是因为没能逃脱教育体制的怪圈,把学历当成学业的唯一指标,并不注重个人职业技能的培训发展。比起那些土老板,农民工,这类涌动于城市各个角落的蚁族、证奴,更为可悲,可叹。
万年不变的教育体制在上,很多人也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今年高考,我表弟高考落榜之后,并没有坚持复读考大学,而是去了浙江文达培训电脑技术。一两年前,像这样的技能培训学校,没有正规的学历,培养出来的人才再优秀也会被认为是没学历的农民工。现在,这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还会和本科院校联合给学历,这倒是解决了很多高考落榜生的后顾之忧。也有一些本科大学生,会存在高学历,低技能的问题,他们往往毕业后会优先选择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做岗前培训,来确保学历和技能的并重存在。很显然,现在的教育形式是,技能和学历二者缺一不可。
从长远看,要解决人们对没学历人群的偏见,和对证件的过度依赖,还会持续很久。这背后教育体制的文化束缚,谁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