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成本增长速度超出了产品技术升级的速度。因此,中国制造的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逐渐在丧失国际市场。欧美债务危机也是一个原因,但是这种外在因素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就不多说了。
中国制造就是以价格低廉为主要手段,实现了低端产品的大量出口。虽然附加值比较低,但是实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和制造能力。
但是,当中国制造的成本逐渐上升,而中国制造的产品升级尚未取得进展,那么国际买家就会寻找更低的价格渠道。可能有人就会说了,中国制造为什么不快点升级呢?
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出口制造业,没有一个好的经营环境和利润积累,很难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今日读了网络上非常火得一片文章《做了十八年的民营企业,今年撑不下去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就明白为什么中国制造很难做到技术升级了。
也许有人会说,欧美债务危机结束之后,国际买家就会加大对中国产品的采购。但是,对于低端产品而言,国际买家一定会更加的倾向于更低的产品价格。阿迪达斯关闭在苏州的工厂,就是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转而投向东南亚地区。
要实现产品升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不仅需要资金上的大力投入,客户的不断积累,更需要品牌的精心培养。国内中小企业目前都是步履维艰的情况之下,技术升级基本上就是一个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