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49 8
2007-03-18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被教育部允许在提前批次录取,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香港高校对内地高校的冲击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去年香港高校的招生已经被媒体渲染成,是将北大、清华挤兑为“二流”,其实去年根本不算什么,今年,对于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来说,才是真正的挑战。

以北京为例子,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虽然是通过高考统招,但是和北大、清华一个批次,你想先报北大,用香港高校兜底,那么不是第一志愿,你根本无法拿到香港高校的奖学金,你只能花费巨资去自费享受香港的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你羡慕香港高校,也想得奖学金,又不想放弃北大,那么你把香港高校放在第一志愿,那么即便你是全国第一名,你一样别想去成北大……

如今不同了,香港两所高校提前录取,香港高校不比内地的差,甚至还会高于内地,而且还有巨额的奖学金,你提前批次的志愿不会影响本科一批的录取,为什么不报呢,很多高三学生会在提前批次中填上学校,那么我想肯定更会有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会在第一志愿写上北大,在提前批次中写上香港高校,那么提前录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录取线一定比去年高,意味着香港高校提前挑选考生,意味着高分考生会更多的在北大录取前就已经被香港高校录取,北京去年的政策,如果你被一所学校录取了,那么下一个录取的院校就看不到你的档案,而且如果你被一个学校录取了,禁止你不去这个学校,转去其他和你商谈好录取你的学校,这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去香港高校,而你又提前被香港高校录取了,那么你也别想去北大,您就复读,明年再说吧。

这样,今年,香港高校对内地高校的冲击一定是高于往年,那我们的院校怎么应对呢?不知道香港两所学校是怎么争取到这个机会的,我不想去想其中有什么故事,我宁愿相信这是教育部的苦肉计,用香港高校去刺激内地高校,提高教育水平,吸引学生,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今年国家用20多个亿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之外,又下的一剂猛药。

去年我去过香港中大,两相径庭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育资源,让我真的有些震撼,抛开国家,把内地的前20名高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放到一起,能胜过他们的不到两所。

世界是平的,大学校长们,国门已经打开了,你们看到门外那些血盆大口了吗?他们不是和你抢生源来了,你们不该紧张有多少“状元”被他们掠走,你们该担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了,你们该担心他们来了,你拿什么和人家比,好生源没了,硬件、软件、开放、兼容并蓄,你样样不如人家,凭“211”,“985”,你很有钱吗?人家也不比你差,人家背后的富豪要比你们多的多,我想过不了多久,内地的青年才俊,甚至是青年骨干教师,也会往那香江去,到那时,内地的大学,你们还怎么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8 09:42:00

我比较赞成楼主观点。

楼主有着良好的愿望:“我宁愿相信这是教育部的苦肉计,用香港高校去刺激内地高校,提高教育水平,吸引学生,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今年国家用20多个亿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之外,又下的一剂猛药。”

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录取数量毕竟有限,因此,北大、清华并不会十分在意。后背有教育部生源计划支撑,经费有国家财政倾斜政策。他们知道不会给他们断奶……

中国内地大学该警醒了,但用什么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8 16:35:00

“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今年国家用20多个亿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之外,又下的一剂猛药。”

可是这20多亿真正被用到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多少呢?今天还听老师讲,现在教授都不愿意上讲台,搞研究做项目对他们评职称更有帮助……悲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8 16:50:00
让冲击波来得更猛烈些吧!!!至少要让这些吃伸手饭、计划饭的高校有点危机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8 19:11:00

论与国际接轨,我们大陆所有学校加起来都赶不上,尤其是社科科学着一块。

但是论城市文化,学术氛围(我是指大的环境,不是实验室的环境),香港还是太浮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0 13:32:00
来点鲶鱼效应吧,这是好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