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2162 5
2012-07-30

“广聚门”四问

▲廖进中

十天前的北京“7.21雨灾”,引发了人们的诸多联想、议论和思考。但据我的观察与分析,我们是否忽视了一个最应该、最值得的关注:广聚门桥的“丁志健之死”?于是乎,我便有了我的这篇诘问。

一问:为什么大街之上会淹死人?“大街之上淹死人”,已属千古奇闻,而在现代化大国首都的中心区域的大街上淹死人,则更是“奇闻中的奇闻”,这要不要反思?要不要反省?要怎么去反思?要怎么去反省?是挖苦、嘲笑死者的自救能力,还是反省、反思城市化建设中的急功功利,抑或更是批判、批评社会对生命的过度冷漠?

二问:为什么不早设安全警示牌?广渠门地势特殊,V字形的路面极易积水而造成断路,我们相关的公管部门平时为什么不将此设定为重点预警部位、关键观测地段?为什么不在此加大警示标志,增加交警指挥,以防止事故的出现,或者出现事故而能及时救助?请问:此处不严格监控,何处才严格监控?难道只有那高速公路收费站要监控?

三问:为什么救援人员姗姗来迟?据报道,暴雨的头一天即7月20号气象台就发布了消息,事故当天还发布了7次预警信号,其中包括了3次橙色预警信号,还给140多万市民发送了短信。为什么直到21号晚上8点多钟暴雨成灾了才在事故地设卡?为什么不早点把救援人员派来执勤?他们莫非是打牌、炒股、搓麻将、看足球赛去了?

四问:为什么人死了才开始营救?丁志健本来是命不该绝的,大约是在7:40左右,已得知他连人带车被困在水中,其妻也早在呼天唤地了,为什么快10点了才展开救援?难道不知道当时的“一分一秒都是生命”?大街积水难道就真是漫无边际、深不可测的“海”?搜救就真的“难于上青天”?为什么“领导”一来,就能很快把车拉出来了?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我不知道,此事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逝者的“人亡”,还是生者的“心死”?丁志健的悲剧,到底是“天灾”,还是“人责”?它是不是另一类的“小悦悦”事件?

呜呼,广渠门!哀哉,丁志健!

(2012年7月30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30 10:48:33
爱的淡漠!!责任的丧失!!利己的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31 09:38:57
有些时候,搞的真是没有办法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3 11:14:46
北京真是个只爱面子、不管里子的城市,迟早要出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5 13:07:58
楼主的帖子有没有审核啊,我发的稍微有点敏感的帖子都要审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3 10:14:00
小丁,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暴雨倾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