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491 13
2012-07-31
序言:这是一篇IMF报告,是对中国做出的,企图影响中国的政策,这篇报告表面上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像模像样的诉说着人们都认可的常识性思维,却在不经意之间,提出了扼杀中国未来的论点,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做法不易被人察觉,却是杀机四伏。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2 7日报道】题:中国人口红利尚有空间

    人们一直在谈论中国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中国经济到达刘易斯拐点(经济发展过程中,廉价劳动力储备由过剩转变为短缺的时刻)成为一种时髦的说法。

    让我们再好好想想。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报告中提出引人注目的新估测,认为尽管中国过剩的劳动力供给正在减少,但要到2020年至2025年之间的某个时段才会完全消耗掉。

    刘易斯拐点并不仅仅是令学术界感兴趣的事物。它对公司、政策制定者和普通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当过剩劳动力耗尽时,工资成本会更快增长,从而加剧通胀并削弱一个国家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从好的方面来说,这个过程会刺激消费。

    与许多人预计的不同,中国可能要在至少十年后才会达到这个拐点。这意味着,事实可能证明,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温和通胀和有节制的消费是比较有复原力的。平衡显然在被打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今后十年,中国劳动力过剩状况会显著改变,但真正的拐点尚未来临。

    在与中国进行年度经济磋商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报告中写道:“一直到2020年,中国会继续受益于劳动力供给过剩。估计目前过剩劳动力在1.5亿人范围内,预计到2020年会降至3000万人左右。”

    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或是让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变得更容易,会增加劳动力供给,推迟拐点到来的时间。

    金融改革和提高生产力可能起到反效果,使拐点加速到来,尽管这两者是人们所希望的。利率自由化等金融改革可能使存款者变得更加富有,削弱他们的工作动力。生产力提高会抑制经济对劳动者的需求。两者都会使劳动力减少。

    不过,无论中国ZF选择怎样的政策组合,劳动力趋势线都是陡峭下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图表显示,到2030年,中国会出现1亿至2亿的劳动力缺口。

    因此,尽管刘易斯拐点也许还要十年才会出现,但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拐点飞速前进的事实是不可回避的。(记者欧阳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31 07:48:08
没看明白,到底是好还是坏?从文中来看似乎是好的。但是楼主却说隐藏什么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31 07:57:07
中国的人口红利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到达他的对立面人口负债,要做好用工成本上升的准备,要转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31 08:35:44
这个问题是有很多争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31 08:37:24
对于我国是否面临“刘易斯拐点”,理论界与实务界尚存争议。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2000多万人需要就业,而我国新增就业岗位远少于此,因此,刘易斯拐点并未到来,目前只是结构性“用工荒”,劳动力并非出现整体短缺。同时,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企业对于人力资源需求发生改变,拥有技术专长的劳动力被热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31 08:54:46
就像见到个病入膏肓的人对他说:没事,你身体非常健康,再活个百把年没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