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冉冉
中国运动员为什么那么爱哭?得金银铜牌后都要哭一鼻子。特别是吴景彪,哭得让人心悸、哭的叫人胆寒。
你如果看了央视的采访,一定会被吴景彪领奖过后的一幕震惊!他面对镜头,突然鞠躬、道歉、痛哭,哭的撕心裂肺、泣不成声、连声怒吼。这样的状态至少30秒……
在央视记者的劝说下,吴景彪渐渐恢复平静。看到这样的汉子哭,肯定很多观众会动容,的确,遗憾丢金,四年努力付诸东流,就在这一哆嗦间,梦想碎了。
吴景彪在面对镜头开口前,又吼了一声。在记者两遍鼓励下,终于开口:“今天从抓举开始,就觉得整个状态不在,有点偏软,有可能是降体重的原因……很奇怪,竟然一直调动不起来兴奋度,不管怎么调整,身体就是不听使唤。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比赛,我竟然调动不起来兴奋点”。
我知道举重运动员的不易,赛前,他们总是几天不吃不喝,就为了降体重,好点的,也只能吃几颗葡萄。
说这番话时,吴景彪眼里含着泪水。对于自己的表现,他无法解释。最后,吴景彪说希望参加下一届奥运会。最后,吴景彪再次鞠躬道歉,称银牌对不起大家。
有什么对不起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努力:在杠铃失控的前提下,吴景彪一度还想坚持,以至于杠铃砸下时,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险些受伤。
我相信,吴景彪一定不是被杠铃的重量压垮,而是被其他别的东西的压倒。
奥运金牌,之于国人,代表的不仅仅是荣誉,一枚金牌还有很多附加值:比如金钱、地位、广告合同、进机关、职位升降、地方体育局获得资源。此外,教练、启蒙教练、队医、厨师、科研人员、家人、以及各省体育局官员……他们的命运都与运动员的成绩休戚相关,于是,当一个运动员夺得金牌,整个体系中鸡犬升天,因为金牌牵动无数人命运,于是,金牌“事比天大”,运动员承载的压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其实,根本不应该吴景彪向国人道歉,而应该是国人、媒体、商家来向他道歉。如果不是大家的“唯金牌论”情结;如果不是因为商家、地方ZF给金银牌得主赞助、奖励天差地别;如果不是因为有太多长官、媒体、衙门事先把这枚金牌记在中国队帐下……那么,吴景彪恐怕不会如此失态。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重压,吴景彪或许也不会失常。
第二名不是失败者,鞠躬道歉怒吼痛哭,真的不必,奥运精神本不该如此!
人生路还很长,何必为一枚金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