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消息,经济学人周一文章指出,中国物业价格和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再度开始了上升走势,而这次可能是一件好事。
高耸在北京三环内的一片社区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商业住宅项目,小区内四个地块共享一个公园,多间学校,还有法院和家乐福超市。位于方庄的这个小区中四个地块名称组合起来的意思是“古代的星辰”。1990年,这个小区的房价是每平方米1500人民币(234美元),之后本地房价开始向“当代的星空”飙升,目前周边的房价已经接近每平方米3万人民币。
中国永不安定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再次以情有可原的夸张姿态开始蓄势待发,这个领域甚至被瑞士银行集团的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称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虽然这依然是悬挂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头上的最大恐惧来源。中国房价从一年前开始下降,低迷的房价也导致了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放缓,后一个指标在2012年第二季度达到了2009年以来最低程度的7.6%。
相比房地产价格,当前经济唯一一个值得忧虑的因素就是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国政府审计机构的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约为10.7万亿人民币,而非官方数据只会高出更多。这些债务中大部分由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工具持有。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公司在2011年通知债权人,它将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商业内幕人将此形容为“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的违约噩耗。”
但是,这些担忧真正的根源其实是在2008年中国政府宣布的超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得中国国有企业不顾一切地投标买地,地方政府也让自己的私有项目尽情扩大。这两个问题也成了中央政府的心头大患。201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对投机性买房进行限制,并将去年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整理地方政府财务状况。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年初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在2011年仅增加了约3亿人民币。
不过多重迹象都显示,中国的房价和地方政府债务都已经开始了新一轮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称,采样的70个城市中,有25个在6月出现了房价上涨,21个城市出现下跌。房屋销售量正在提升,价格虽然相比去年同期还是更低,但是按照新房和现房加权计算,房价降速已经见底:甚至在下个月就会看到房价的上涨。中国银行监管机构已经通知各银行增加对“高质量”融资工具的放贷,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也扩大了发债规模,在2012年以来已经增发了4200亿人民币债务。
这两个现象可以做出这样的正面解读——房价已经趋向稳定,地方政府也恢复了自己的信誉。但是这一走势也可能意味着孤注一掷:中央政府面对下滑的经济增速可能已经失去了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