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603 9
2012-08-01
什么叫能力不差,还用    “ 比如傅瑾,她近年在《自然》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将近30篇;还有陆骏,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他也不可能入选国家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他们论文造假、学历造假,显然是为了“敲门”的需要。当然,“敲门”不开,他们也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造假者必须为自己的学术不端、丧失诚信付出应有的高昂代价,但现在还有多少人才,因为论文、学历等问题,而被阻隔在原本可以大有作为的学术平台的大门之外?”

这段来说明,现在的记者思维能力都那么差吗?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傅瑾如果不造假,她能混进厦大这个平台? 能顺利当上硕导、博导? 能组成课题组,能招到学生帮他


写基金申请本子,能有学生帮他做实验写文章?  在中国这样的体制下,只要你能做到那个位置,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


再说那个陆骏,记者很武断啊,这么草率认为他能入选第二批青年千人,可是用脚想也知道,北化推他出来


能不用他应聘时的“辉煌成果”? 而实际上,陆骏曝光的一个原因就是招聘研究助理的时候用了假成果


想想吧,如果再让他多混几年,这个陆骏很快拿到青年千人的资助,顺利评上博导,招到学生,有课题组写着论文

论文一定是写得出来了啊

结果最后还是他的“能力不差”??


可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老老实实做研究的年轻人呢? 他们能力真的才是不差,可是他们的机会就被这样


“能力不差”的人占据了!


类似的,唐骏不是已经做过了吗


科研诚信是最后一道诚信防线了,如果这道防线都失手,这个国家肯定没希望,你还能相信什么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1 13:25:59
只怪记者不懂学术圈的游戏规则,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 13:40:35
我表示顶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 14:16:14
中青报又不懂科研,更不得学术,自然会卖萌了,说的好听叫做天真可爱,说的难听叫做脑残智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 14:22:21
造假者成功秘诀就是通过造假形成他们设想中的“良性循环”,坑蒙拐骗,成为学术和科研的所谓“领军人物”和“大师”之类!靠这样造假起家的人士来支撑中国学术,情何以堪?中国何时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造假不仅是一个道德和诚信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造假者已经涉嫌欺诈和诈骗(诈骗科研启动费、安家费、优秀人才基金等),必须要承担刑事责任,而非简单的开除了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 16:06:07
造假是对道德的践踏和对学术研究规则的践踏,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学术研究。能力越强的造假者对学术环境的破坏能力越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