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报告
(一)徐州市国有企业规模小,效益差,市场竞争能力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徐州市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结构水平不高,市场应变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支持其发展和技术改造。但徐州市地方财力薄弱,无力支撑覆盖面过于宽广的国有经济;重点、支柱产业项目或技改项目,往往因资金不足而贻误发展时机;国有中小企业融资更是困难。如果不进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将国有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盘活变现,国有资产就可能大量流失,造成大量浪费。需要通过对国有企业必要的改组、重组,国有资本有计划的进行优化调整,把有限的国有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国际资本的进入和南方民资的溢出,为徐州市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提供了条件
国际资本和国内南方民资投资热潮正由南向北推进,开始加快进入苏北欠发达地区,给徐州带来了较大的产业调整空间,提供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的重要机遇。徐州以其较低价位的生产要素优势,为投资者实现资本扩张的提供了良好条件。徐州市应进行各种引资活动,发挥国有资产的带动力,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增量资金,让民间和外来资本进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初见成效,为徐州市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提供了经验
全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正稳步推进,国有经济正在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徐州市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好的经验。我们应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在改革中不断优化经济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