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123 0
2012-08-02
中小券商各显神通加紧融资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 01:19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朱茵
  光大证券(12.33,-0.38,-2.99%)1日公布了拟定向增发6亿股的预案,明确增资重点将为发展创新业务。今年已经有多家券商寻求再融资,而他们的募集资金投向也主要是创新业务。目前看来,在政策放松、创新加速的过程中,如何解决资本金约束已经成为中小券商面临的现实问题。
  多家券商渴求再融资
  光大证券表示,公司目前的净资本水平制约着公司创新业务的拓展,在国内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适当规模的再融资来增加净资本迫在眉睫。据悉,今年上半年,已经有5家中小上市券商公布了200多亿元的再融资方案。
  6月28日,宏源证券(18.69,-0.25,-1.32%)公告,公司于6月实施了非公开发行方案,募集资金69.4亿元;海通证券(9.70,-0.13,-1.32%)则是通过发行H股的方式实现了143.83亿港元的募资计划。国海证券(10.04,-0.26,-2.52%)、东北证券(16.22,-0.26,-1.58%)、国金证券(11.60,-0.19,-1.61%)和太平洋(6.02,-0.02,-0.33%)证券目前均已发布定增预案。
  事实上,除了定向增发,券商也“各显神通”通过多种渠道融资。7月底,招商证券[url=http://weibo.com/cmschina?zw=finance](微博)[/url](10.55,-0.20,-1.86%)董事会同意公司发行2012年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不超过46亿元,期限不超过91天。暂停7年之久的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今年悄然重启。在近3个月时间里,已有中信证券(11.92,-0.08,-0.67%)、招商证券和华泰证券(9.29,-0.29,-3.03%)先后启动了短期融资券发行工作。其中,华泰证券拟发行不超203亿元短期融资券;中信证券3月曾公告,会择机发行约不超过300亿元短期融资券。
  5月券商“创新大会”召开后,证券行业的创新业务迎来大发展的良好契机。有券商老总表示:“创新业务的开展离不开巨额资金投入,而去年以来券商行业情况普遍不好,资本积累有限,为了赶上这波业务扩张大潮,上市券商势必会通过再融资来筹集资金备战创新业务。”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光大证券定增方案的公布将加大市场对证券板块融资、解禁和小非减持的担忧,短期内将压制板块表现。有分析师统计,除光大证券外,距离上一次融资时间最近的为国元证券(10.74,-0.16,-1.47%)、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七八月份面临解禁压力的有方正证券[url=http://weibo.com/fz95571?zw=finance](微博)[/url](4.46,-0.07,-1.55%)、国海证券、广发证券(13.30,-0.48,-3.48%)、西部证券(13.29,-0.48,-3.49%)、华泰证券。
  募资向创新业务倾斜
  光大证券明确表示,待监管机构放行转融通及衍生品创新等各类创新业务后,将第一时间争取该等创新业务资格。无独有偶,宏源证券也将增发的资金用途向创新业务倾斜。券商人士表示,在此时进行非公开发行,旨在抓住行业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大创新业务的研发投入,提升净资本规模,为实现长远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目前,创新业务的资格申请以及业务拓展都需要充足的净资本支持。因此,通过再融资,可以进一步提高券商的净资本水平,是扩展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抵御市场风险、提升市场地位的现实需要。在新业务中,融资融券等风险较低利息收入稳定的业务尤其依赖资金实力。光大证券表示,希望本次非公开发行踏准行业创新浪潮,有力提升资本消耗型创新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国泰君安分析师看好光大证券的创新规模化效应。半年报显示,其融资融券利息净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61%,收入占比由4.5%提升至6.1%;包括期货、资产管理及衍生品投资,创新收入5.5亿元,同比增154%,收入占比由8.6%提升到26.2%;估计净利润应超3亿元、贡献度达40%。中金研究部毛军华认为,光大证券在传统业务领域市场份额处于第二集团,净手续费率处于行业中游。但受融资融券和直投业务的稳步发展推动,2012年创新业务净利润贡献有望达到20%,在上市证券公司中仅次于中信证券。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券商业绩同比普降,但证券行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证券公司服务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大大拓展,将在持续稳定实体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开发出更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财富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资本中介的作用,证券公司在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中的作用将愈加重要,使券商之间资本实力的竞争浮出水面。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券商再融资体现出集中对资本消耗型业务的追逐,未来是否还将有更大的创新方式和空间还需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