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699 5
2012-08-04
我觉得期望值的效用的设立是没有意义的  它应该可以被“消费者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代替   而且 风险回避者,爱好者,中立者 在常理下 简单说 应该是我手里的钱  和我风险后的钱的期望 比较   (当然书中是假定了无风险是的货币财富量等于期望值的效应 才通过和风险后的期望效应比较) 如果它们不相等,该怎么判断是风险回避者,爱好者还是中立至 呢??
希望大神可以帮我解下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4 12:29:57
这是期望,是期望。你说的那个是无风险的效用,是一个常量,其概率为1。和期望表达的含义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2:59:49
nuomin 发表于 2012-8-4 12:29
这是期望,是期望。你说的那个是无风险的效用,是一个常量,其概率为1。和期望表达的含义不同
还是不明白 比较的话 肯定要拿风险后期望的效用  和自己 无风险的效用比
书上也是这么说的啊  提出的风险回避着,爱好者,中立者 都是在“消费者在无风险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等于彩票的期望值”的前提下
书上例子:我有100元人民币,花5元去买一张彩票,这张彩票中奖的概率是2.5%,不中的概率是97.5%。中奖可以获得200元奖金,我就有了295元;不中奖我就只剩下95元。那根据期望值的计算公式我买一张彩票的期望值是2.5%*295+97.5%*95=7.375+92.625=100。那我买彩票的期望值是100元,
期望值的效应  U【pW1+(1-p)W2】  和彩票的期望效用pU(W1)+(1-p)U(w2),的比较毫无意义,因为当W1,W2都是货币时,正常状况下他们俩是相等的,也就是在这个前提下,都是风险中立者了
当期望值效用不等于无风险效用时,也就是前提不成立了,难道就无法分别回避者,中立者,爱好者,明显不是 ,所以 根本不需要这个前提,也不需要期望值的效用这个定义,不如定义 U(无风险货币量)更合理
综上 所以 我不理解期望值的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24:53
nuomin 发表于 2012-8-4 12:29
这是期望,是期望。你说的那个是无风险的效用,是一个常量,其概率为1。和期望表达的含义不同
还是不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9:23:45
常菁原 发表于 2012-8-4 12:59
还是不明白 比较的话 肯定要拿风险后期望的效用  和自己 无风险的效用比
书上也是这么说的啊  提出的风 ...
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认为w1一般和w2相等,就像你彩票的例子里计算的你的w1w2分别是95、29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9:31:40
常菁原 发表于 2012-8-4 12:59
还是不明白 比较的话 肯定要拿风险后期望的效用  和自己 无风险的效用比
书上也是这么说的啊  提出的风 ...
我认为之所以有这个假设是因为期望效用和效用期望是可以在同一个效用曲线中表达出来的,比如说上凸就可以认为货币期望值的效用大于期望效用,而此时无风险条件下可持有货币量等于货币期望值,也就是可以认为无风险下持有货币量效用等于有风险的效用期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