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读诗兼品味 识来妙法与甘辛  ——鉴赏诗歌篇章结构
总结:
景
情
比兴 照应(标题) 渲染  感情基调  铺垫(伏笔)
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
开头
中间
过渡(承上启下)  照应
结尾
景
情
以景结情
卒章显志  照应、呼应开头、标题
全文
1、以景开头,以景作结,首尾呼应
2、对比
3、点面结合
4、以小见大
5、抑扬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答案:比兴手法。  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折取观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同道者.(1)诗篇在开头以   艺术手法抒发了情感,而且卒章显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寓意是什么?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