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建议:
1)
理解为主, 记忆重点公式: 三级考试与二级区别很大, 考试形式增加了短文简答(上午), 考试内容侧重投资组合管理, 还增加了行为金融等内容, 而计算量较二级大为降低. 我觉得就三级考试而言, 理解知识点显得尤其重要, 而且, 需要计算的地方在各章节内的分布往往比较集中, 不像二级时那样遍地开花的. 抓住重点公式, 结合教材例题, 习题来理解和记忆, 则在考试中对计算题的得分率会比较高.
2)
紧扣教材, 梳理框架和重难点来掌握: 我觉得notes对知识点的覆盖还是可以的, 只是仅凭notes来理解知识点, 则略显单薄. 其实, 把教材和ppt讲义结合起来看, 个人觉得, 既有助于理解, 又便于掌握重点和框架, 不至于由于教材太冗长 (有时是罗嗦) 而迷失了方向. 出notes的机构也有英文版ppt的,而且国内几家培训机构的讲义也是很不错的.
3)
各章节复习策略有所不同:
3.a) 2012年的
行为金融内容较以前年度变化非常大. 这部分是需要理解的, 反复阅读来找感觉吧, 记忆关键词, 着重区分各要点之间的特征, 特别是和各要点的典型表现结合起来 (即在考试中能够识别), 并且提出消除或降低负面影响的措施.
3.b) IPS是重中之重, 个人IPS的税收相关部分是及其无聊的特色内容之一, 每年应该是有考题的, 不过需要花费时间来反复记忆, 因为计算公式实在是很多很长很无语, 现在记住了, 可能过一两周就忘了十之五六甚至七八了, 当然牛人除外. 个人IPS题需要计算return, 必考的, 通常两种算法, 一是根据下一期支出和当期可投资产规模来计算return, 二是跨期的, 要用到PV, FV, PMT, n等等, 按按计算器就好了, 不过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税前还是税后return. 另外, 考IPS会给出很大信息量, 如果先读完短文再来看题目的话, 由于文章可能比较长而杂乱, 回头再去找相关内容时又得花费额外时间, 建议在首次读短文时, 用笔做些自己方便记忆的小符号, 比如 + 表示增强抗风险能力, 而 – 则反之. 做题时, 会比较方便找到重要信息, 快速答题, 而速度对于考生的上半程考试而言至关重要. 最后, 就是结合教材例题, 习题, 历年真题, 建议考生自己做笔记总结要点, 尽量用自己熟悉的语句来记忆和答题, 千万不要照搬上述题目的参考答案, 太长太详细了, 严重影响答题速度.
3.c) 机构IPS大同小异, 考生可以用上述的方法, 自己积累答题思路和代表性语句. 不同机构的IPS侧重点有区别, 增强或减弱的因素需要重点理解和记忆. 另外, 银行的IPS考得次数不多.
3.d) 经济学部分的公式一定要记忆, 题目也会出得比较直接, 从一组数据中选出需要的, 带入公式算出结果, 就得分了. 其他内容就需要先理解了, 可以做几道往年的题目找找感觉. 似乎这部分相对比较容易得分.
3.e) 资产配置部分需要掌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而且计算corner组合也是常考的题目.
3.f) 固定收益的花头较多, 相比权益部分而言. 除了掌握和美元久期相关的公式以及免疫策略之外, 还需关注信用衍生工具和对冲货币风险等内容. 股票部分的计算公式不算很多, 需要着重理解组合的各类风险和资产是可以拆分和再次组配的这个概念. 公司治理有时会考到的, 而2050预测部分, 时间充裕的话, 可以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