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些学者爆发了,战胜了《自然》,《自然》终于低头道歉了,中国网民欢庆民族自尊心得到良好的维护。
看了外媒针对叶诗文几乎普遍性地偏向叶的报道,我就根本没觉得有关注该事件的必要,直到发现《自然》文章闹剧之后才明白,原来中国崛起的心灵如此脆弱,别人不歧视,也要自己歧视一把,装扮受害者。当然,勇于在国内担任年青人导师的,又可以雄起一把,展现自己的爱国热情。我有话装不住,于是乎就为《自然》说了几句,“自然”明白“爱国愤青”们会把“汉奸”的帽子送上来。
在喧闹声中,宾州大学化学系的江莱(Lai Jiang)的反驳被《自然》登出,而堪萨斯大学浣军和罗勃更做了运动员成绩“数据库”,用统计学证明了叶诗文不应该被质疑。这些学者的较真精神值得鼓励,但太过于满腔热情,就会有科学的盲区。
江莱在《自然》登出的反驳有六条,我总结一下:
1. 《自然》原文数据有误?叶诗文此前最好成绩是2010年亚运会的4:33.79,所以她此次进步只有5.38而不是6.72秒。
2. 叶只有16岁,小青年多有快速进步,比如Ian Thorp就在15-16岁间进步了5秒。
3. 把叶跟男冠Ryan Lochte的最后50米相比不公平。
4. 有四个男选手在最后50米超过了叶与Lochte。
5. 《自然》暗示药检并不能完全排除用药。按照这一标准,《自然》的半数文章都应当被撤回。按照这一标准,所有运动员都用药了。
6. 赛外药检已经开始了,有107个运动员被禁赛了,因此,药检是有效的?
而浣军与罗勃把江莱的第2点用统计数据整理了一下,显得更有说服力。
江莱的反驳气热雄浑,如果国际奥委会决定取消叶诗文的成绩,这是一篇经典的力作。然而,针对《自然》,却是无中生有,自己扎一个稻草人练靶子。因为《自然》一文远谈不上取消叶诗文的成绩。
其次,且不说《自然》没有质疑叶诗文的成绩,如果《自然》质疑了叶的成绩,江莱的针对质疑的反驳是否成立呢?不完全成立。
1. 《自然》的原文并没有错误,因为它讲的是叶诗文在1年内进步了7秒,并没有说她比此前最好成绩进步了7秒。江莱提供的数据无非是进一步证实了叶诗文在此次奥运会有极不寻常的进步。
2. 《自然》杂志指着叶诗文的成绩说,她的成绩不寻常(anomalous)。江莱反驳说,看啦,我找了一个相似的不寻常数据。循着外国媒体指引的道路,浣军与罗勃则把所有的不寻常给找了出来,做成“数据库”,要实现《自然》呼吁的运动员成绩监控(Profiling)。这些科学家忽略了一点,作为普通媒体,用之证明叶诗文成绩有前例可循,国际奥委会用不着采取行动,是恰当的。但拿来科学层面上来说,无论是江莱,还是浣军与罗勃,都成问题。用一个或者几个更极端的数据,能证明一个数据不极端,不是“不寻常”(anomalous)吗?不能。
3. 选取一个参照只需要能说明问题,拿Lochte相比是因为他是男冠,是直觉的选择。不能证明叶比Lochte游得快,但说她不同寻常还是可以的。
4. 这一条同上,美国教练举例证明了他想证明的东西,那就是叶诗文的最后50米成绩不同寻常。不少中国学者的反驳近乎耍赖,有男选手超过叶诗文,所以叶诗文还是寻常的?如果叶诗文寻常,还能拿到冠军吗?(我也耍赖)
5. 这里江莱再次耍赖。《自然》提及的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那就是随着检验手段的发展,以前检不出来的药物现在能检出来了。以之类推,不难想像今后还会发现现在不能检出来的药物,这种常识也要诡辩一番么?《自然》讨论的问题是一个类似于绝对真理的概念,那就是运动员是否违禁用药促进体能的发展。而江莱关注的是一个“相对”真理的问题,就是奥委会如何确定成绩,好成绩出来了,认还是不认。江莱的世界是黑白的,凡是ZF认定的东西,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可惜《自然》讨论的是一个彩色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叶诗文本人知道她是否磕药了,而其他人,都只能几率性地估计,从叶诗文不急于为自己辩护来看,我认为她磕药的几率小于20%。说了一堆废话,江莱敢拍着胸说叶诗文100%绝对没有磕药吗?那是愤青,而不是愤怒的学者应有的素质。
6. 现在的药检手段在进步,降低了针对单个运动员磕药可能性的估计,但能达到100%的准确,不允许人质疑吗?扪心自问一下吧。
当我们的头脑被愤怒充满时,理智的空间就会受到挤压。指责《自然》的不科学,这些中国学者也未做好科学的基本功。
叶诗文的成绩不寻常吗?《自然》问。这是不证自明的问题,所有的破纪录的成绩都是不寻常的,叶诗文相比于以前的成绩的巨大突破,也肯定是不寻常的,《自然》无非加个适当的注角,结果惹出中国网友的一地鸡毛,试图用更不寻常的来证明不寻常的寻常。
中国已经成了金牌大国,要有底气敢于让人质疑。中国人处处质疑《自然》的科学精神,讽刺《自然》的偏向性与对数据的选择性。《自然》的数据选择起码没有错(把2011年打印成2012年不算),而这些中国学者面向国内读者是否就严谨呢?许多的愤怒青年愤怒地质问,美国人为什么不质疑美国人是否磕药了啊?因为他们的学者导师就是这么说的。
作为学者,要严谨而不歪曲事实,才好意思叫《自然》列出所有事实。
如果读了我的前文仍然未明白的,我再次说明,运动员磕药促体能以出好成绩是体育竞赛文化的一部分,而媒体质疑不寻常的竞赛成绩也是体育竞赛文化的一部分,美国媒体质疑美国运动员磕药是常事,远比质疑中国运动员磕药要常见,而且,中国网民们,你们被某些人误导了,海外媒体绝大多数报道是支持叶诗文的,大多展现了利奥纳德的酸葡萄心理。美国奥运会代表团跟利奥纳德及时划清界限,保持距离,还不足以证明这种偏向的缺失吗?针对《自然》的是头脑发热的一场爱国闹剧。顺便告诉中国民众一声,那些中国学者反驳《自然》的所有辩论技巧,全出自“带有歧视性的”外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