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定终生,奥运会成为运动员的高考。
作为学生谁能逃脱高考?作为运动员谁能错过奥运会?不管平时成绩如何,最终高考一考定终生,同样不管运动员成绩如何,最终奥运冠军决定了一切。科举制度沿袭了几千年,2012伦敦不会因为刘翔的伤病而改变。不会因为佟文的一次失利而改变,不会因为王皓三次亚军而改变,不会因为女排拼搏而改变。奥运冠军决定一切,即使刘翔顺利跑下来,没有冠军也意味着失败。大众希望刘翔失败在决赛的终点还是比赛的起点。按照中国的逻辑只要不是冠军就是失败。
没有阴谋论,刘翔面对使命不得不上场。
一考定终生仿佛成为了每一个的使命,运动员的奥运金牌,政府官员的政绩,学生的高考分数,男人的收入,女人的姿色。当下的中国正是物质追逐最旺盛的时候,男人因为有钱大行其道,女人因为有姿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学生因为高考一夜成名,运动员因为冠军一夜暴富,官员因为政绩平步青云。男人再有风骨和修养没有钱只能定义为屌丝,女人再有内涵没有外貌只能被收藏,学生特长再突出没有高考成绩只能在二流学校混迹,运动员不管取得多少佳绩没有奥运冠军只能进入回收站,官员不管多么爱民亲民没有政绩只能原地踏步。奥运冠军成为刘翔四年坚持的最终使命,这个使命会导致刘翔受伤或者残废,但是刘翔依旧会选择上场。这便是物质的中国,这便是胜者王败者寇的中国,这也是人类的竞争法则。不管是谁也逃脱不了价值的衡量。
使命=死命,直击各类人活着的意义。
有的人肩负着国家使命而活,这些人有举国体制培养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保家卫国的军人,有的人为了迎合舆论而活,黄健翔迎合抵制一言堂的舆论,梁宏达迎合窥探隐私的体育迷,郭德纲迎合看热闹,看出丑的舆论。有的人为了生计的活,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生活寻求有滋有味。人的贵贱不能因为使命的不同而差异区分,这个世界因为那些为生计的活的人才能产生剩余价值,而这些剩余价值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背负国家使命的人成为了精神食粮,这些精神食粮让我们活得有滋有味。评论员,文化人迎合大众口味加工精神食粮从而满足大众的精神需要。解读整个刘翔伦敦摔倒事件,这个事件存在两方面的艺术加工,一方面是中央台为主的牺牲奉献精神,一方面地方和社会舆论的阴谋假摔论。深层次的加工,中央台追忆刘翔的12年,社会舆论探讨举国体制和体育局内幕。最终精神缺失的大众在两方面舆论的斗争中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足马力的劳动者又投入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指责漫骂两方舆论都没有必要。舆论本来就是正反两方的争夺。如果只有一言堂那么我们的精神最终会走向偏激。
奥运无激情,唯金牌论唯收入论非诚勿扰!
刘翔的跑是一种使命,结局是死命,舆论的观点是迎合大众,对善良的迎合,对窥探的迎合,对笑料的迎合。填补了大众一段时间的精神空虚,刘翔事件成为谈资充实了他们多少过平淡的一天。这便是奥运的价值,这便是体育的作用。当然我们期望体育的最大作用是振奋人心,让人充满力量向前。只可惜这个社会向前太多阻力太难,所以奥运的力量不能鼓舞我们充满斗志,倒是体育中的各种隐私爆料更受欢迎。奥运比赛变成相声或者小品可能更能迎合大众。这便是当下的国人,也是当下人们的苦恼。唯金牌论和唯收入论让多少人真心开心不起来。奥运真的失去了那份精神价值!功利的国情在奥运得到了最大的宣扬。奥运岂能体现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