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509 发表于 2012-8-12 14:35 
你的题目大错特错。不是我的而是马克思的。我是引用马克思的定义。记住:我说的是定义?看看《资本论》吧? ...
我也翻看了二位的一些帖子,顺便过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任何一本经济学书籍,都有他自己的前提假设
比如说《资本论》,马克思在自己的书中,为了后面的理论构架,他将价值通过推论定义为:生产某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于使用价值也就不再赘述,二位相信都看过。
任何一个人,如果你不同意别人书本里的前提假设,那么你就没有阅读这本书的必要。
其次,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不是以数学来完成它的经济学大厦,而是理论见长。马克思从来没有将某一个数字规定死,而是用了“
假设”两个字,学习经济学理论,我们需要的不是对这些数字进行钻牛角尖,而是学习他背后所表述的理论。西方经济学中也经常运用到相关的数字假设,并没有人去深究这些数字背后的东西。比如书将马克思中间假设的工资换成A先令,劳动时间换成X小时,你们的争论还有意义吗?
你们的争论让我想起了在文/革时期,关于定义剥削的问题上,究竟是使用了7个人以上算剥削,还是8个人算剥削的笑话,那时候的傻子瓜子就是这样被打到的。马克思只是在某一章节中写道:“比如一个资本家雇佣了7-8个人”之类的话,结果被人用来套现实。
假设只是为了“
说明”,而不是“
证明”。马克思理论同样是以逻辑见长,如果二位能在理论上推翻马克思的理论体系,那么二位完全有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实力,这也西目前西方经济学者曾经努力和正在努力的地方,遗憾的是他们现在只能说马克思的某几个地方不合理,却不能说马克思是错误的。
关于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关系,请细读马克思资本论中间的关于货币的一节,中间有相关表述。
马克思在原著中通过假设说“剩余价值为100%的时候”,而不是说:“剩余价值就是100%”
不要去关心哪些无用的数字,这样就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这些地方被西方经济学者都研究了多少遍了,要是有bug,他们早就放鞭炮了,也不用你们再次指出,所以学习一定要谦虚,一定要谨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再次,学习经济学理论要找出错误,在于承认他的前提假设时候找出他理论的内在错误和逻辑bug,而不是其他。一个经济学的著作能够流芳百世,并不是因为其中的数字如何有魅力,模型有多精彩,而在于他表叔的理论有没有社会意义。这也是现代经济学中间对数学过多的以来的弊端。
最后,经济学虽然是在争论中逐渐发展,但是相互的指责和谩骂不是一个经济学着影友的态度。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最终取得自己的成绩,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