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61 0
2012-08-13

只在半年内,中国煤电市场就实现了逆袭。往年因重点合同煤价格偏低而不愿履约的煤企如今却变得被动。一些电企选择了价格更为低廉的进口煤,而毁约与煤企签订的重点电煤合同。除了五大电力集团旗下的电厂和地方规模较大的电厂鲜有违约发生,其它火电企业重点合同煤违约率高达70%。电企“揭竿起义”寻求主动,合同煤改革迫在眉睫。

  电企不履行合同有多重原因,也折射出诸多问题。首先,国外煤炭冲击导致煤价暴跌,市场煤更吸引力。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3985万吨,同比增长65.9%,其中6月进口2719万吨,创历史新高。如广州港进口动力煤为516/吨,而同时期的秦皇岛动力煤价格高达630/吨,价差114元。作为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的电企怎会至外煤于不顾呢?

  其次,煤企、电企生存状况日益恶化是重要原因。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已然过去,煤企经营状况令人堪忧,加上电力需求不旺导致电企盈利困难,煤企、电企库存煤炭消耗量急剧下滑,大量积压不仅增加了财务支出,还严重阻碍了其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煤企、电企已无力履约增加新的煤炭库存量了。

  再次,合同煤制度已经不再适合煤炭行业发展需要,应当尽快出台改革举措。“市场煤、计划电”之说由来已久,实际上煤炭市场一直存在市场煤、计划煤双层交易体制。煤炭市场发展平稳、市场煤及合同煤价差较小时,二者并存不会有太多异议。而一旦煤市进入低谷,价差被人为放大,煤企、电企必然有一方为私利而选择违约。合同煤制度是时候“寿终正寝”了。

  最后,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乃当务之急。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煤炭行业结构面临优化调整的局面,煤电联营的步伐有望加快,煤炭价格形成机制需不断完善,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亟待深入开展。山西、陕西等煤炭重地已经开始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煤老板”批量淡出历史舞台,产、运、销、售后、价格制定、发电等全产业链条的整合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违约属市场不良行为,严重破坏信用体系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加大重视力度,积极协助煤企、电企脱离困境。由于企业是市场利益的追逐者,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行业的发展节奏。国家相关部门不应仅满足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还应当出台具体可行性的执行细则,促进煤企、电企、煤炭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ocn.com.cn/info/201208/meitan131102.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