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03 0
2012-08-17
与低迷的外贸数据相呼应, 7月非金融类吸收外资金额,延续了6月的趋势,继续走低。
商务部昨日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72家,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8亿美元,同比下降8.7%(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1~7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677家,同比下降1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7亿美元,同比下降3.6%。

这一趋势的延续,或许又给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带来更多佐证。
分国别来看,1~7月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6亿美元,同比微弱增长1.0%。欧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9.7亿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德国对华投资9.6亿美元,同比增长27.12%。而传统上的外资吸收高地——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9.8亿美元,下降3.5%,占全国总额的85.5%。
与此同时,对外投资却成为亮点。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对美国投资达到两位数的增长36%。
外资数据或将继续下滑
吸收外资数据连续下滑,似乎与持续放缓的中国经济增速一样,不可避免。
具体来说,成本上升、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变化、中国经济放缓已经共同构成中国吸收外资的挑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对在场记者表示,除国外经济形势不明朗的因素外,国内来看,土地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使吸收外资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对于这种情况,最近商务部做了认真分析研究,前不久陈德铭部长也与外商投资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座谈。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向内需拉动,吸引外资的优势正从传统的成本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他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第一财经日报》进一步指出,未来数月FDI仍有回落的可能。他分析说,由于中国1/3的外贸贡献来自于外需市场状况,1/3来自于在华外资企业,剩下1/3才是反映本土外贸企业实力的一般贸易。
不过,对于全年的情况,霍建国相对乐观,他预计,中国总体吸收外资全年增速为4%~5%,外贸增速超过10%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