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42 10
2012-08-18
如果定义单位空间内商品的量为商品密度,单位空间内货币的量为货币密度,则如果其它不变,价格由货币密度与商品密度的比值决定。

经典理论描述的价格由货币量与商品量决定,是静态研究的,不科学,对实际价格现象的解释很不通畅。

采用货币商品密度比(即货商密度比)能解释更多经济现象。

比如农村的商品比城市少,但是货币也比城市少,但是由于两地的货商密度比趋于同一,所以商品价格在两地也趋于同一。

比如有些商品的价格在节假日就高一些,这在于人们在此时此刻用于购买这些商品的钱增加了,其货商密度比变大了。

比如农村的白菜本来是1元/斤,可是旅游者去后白菜买到2元/斤,这在于旅游荷包里装了很多钱去农村吃新鲜白菜去了,货币与白菜的密度比变大了。

以上三种价格现象用供求规律是无法解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18 08:49:28
所谓“密度”,不过是商品稀缺度变化的翻版,也根本否定不了货币量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8 09:20:46
单位空间内货币的量为货币密度,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496652
        这种规定或假设不是扯淡吗?活期存款本身就是货币,单位空间内保存的活期存款可以无限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8 10:16:13
你就说名义货币得了,绕那么大弯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8 17:24:00
楼主的思路挺好,方向挺好。

但是,大家都知道,往往的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有了大体正确的方向,那距离目的地还差很远-------有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9 01:08:56
wei1988 发表于 2012-8-18 17:24
楼主的思路挺好,方向挺好。

但是,大家都知道,往往的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有了大体正确的方向,那 ...
谢谢鼓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