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432 59
2012-08-19
中美之间迟早会爆发粮食战争近期,由美国等多个国家严重旱灾引发的国际粮食价格上升,使全球出现新一轮粮食危机的风险陡增。自今年6月以来,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已升至历史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约30%。种种迹象表明,粮食涨价有可能在多个层面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

  而美国的旱灾,更引起大洋彼岸的中国的关注。其原因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玉米和小麦等粮食的比重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实际上已成为美国粮食的第一大进口国。
  在2009年前,中国美国进口玉米几乎为零,但从2010年起,中国成为美国玉米的主要买家。据统计,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中国在3个月间的玉米进口量达到36.8亿斤,是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的100倍,估计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不少于400万吨。
  从趋势来看,中国进口玉米将逐步“常态化”,已成难逆之势。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玉米年进口量有可能达到2000万吨,其中大多数从美国进口,这将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将会产生影响。
  从进口玉米猛增,不禁让我们想起大豆的结局。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共计5264万吨,其中2235万吨来自美国,占其大豆进口的42.5%。现在,由美国ADM、邦吉、嘉吉等跨国粮商通过控制仓储、物流,掌控采购主动权,进而控制中国农民大豆种植意向,并欲实现转基因大豆的本土化种植,以在中国上演其掌控南美大豆市场手法的翻版。
  美国似乎在充当“中国粮仓”角色,正如中国是美国的债主,美国也可能成为中国的“农夫”。但这也许是一个不详之兆。美国人企图为13亿中国人打理餐桌上所需的一切,柴米油盐酱醋茶,米、油就成了排名前两位的生活必需品。美国只要卡住了“米(玉米、小麦)、油(大豆)”,也就相当于卡住了中国人的“命脉”。
  日本的《选择》月刊曾发表题为《美国用“粮食战略”维系世界霸权》的文章称:操纵世界粮食市场的美国跨国粮商,实施以粮食为武器的世界战略。美国内政外交的大前提是“以粮食为国家根本”,而不是核武器和金融。美国的跨国粮商们建立了遍布世界的信息网络,其信息收集能力超过间谍机关,与军工联合体相比,它们更多地左右着美国的内政和外交。
       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国际上共计发生了10次粮食禁运,其中由美国发起的占8次。美国发起对朝鲜的粮食禁运就是一例。美国以粮食为武器,迫使朝鲜按美国的意图行事,如美朝签定粮食援助换禁止核试验,后因此未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粮食武器”比它的原子弹和航空母舰更适用、更具威力,可以兵不血刃地颠覆和分裂一个国家。
  粮食作为一种政治武器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国政府都对农民种粮实行大量补贴。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占了农民收入的40%,欧盟多国政府补贴也占了农民收入的35%左右,日本对农业的补贴也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而同期的农业产值只有1.1%。在这些国家,农民的收入至少跟城里人差不多。
  但在中国,随着种子、化肥、农机、水费、电费的不断攀升,农民辛苦劳作一年,也只能净挣两三千元,不及进城打工收入的三分之一,比城里人更差了四、五倍。目前中国农村的强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打工,农民工数量达到2亿多,未来可能还会增加4亿。人们不愿种田,这是未来粮食生产的一大隐患。
  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五大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粮食产需缺口扩大,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11450亿斤。按照粮食自给率95%测算,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
  显然,中国粮食实际需求与粮食产出存在着较大差距,今后中国1万亿的粮食缺口将从国外进口来弥补,这当中,美国将成为中国粮食的主要供应国。
  想想看,如果中国的粮食供应过分依赖美国,最终将成为他们捉弄的对象。20多年前,美国通过一场货币战争和一纸广场协定彻底打消了日本经济追赶美国的念头。那么,20年后的今天,美国迟早会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粮食战争,来彻底打消中国经济追赶美国的念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19 17:11:33
中国人别对粮食危机“故意看不见”

有迹象表明,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人的一块心病,其特征是,一边是中国粮食丰收,而另一边却是粮食进口的猛增。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顺利实现了“八连增”,今年的夏收也进展顺利。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粮食进口也开始了大幅度增长,中国人的粮食安全似乎已经岌岌可危了。

  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中国共进口谷物621.6万吨,同比增长377.3%;其中,小麦进口197.6万吨,同比增618.8%;出口10.9万吨,同比降5.9%。玉米进口187.7万吨,去年同期进口仅2.5万吨,同比增长达到令人咂舌的74倍;稻谷和大米进口97.3万吨,同比增17.1%。

  一个基本事实是,进入21世纪初,中国粮食自给自足还能达到95%,之后逐渐下滑。虽然去年国内粮食实现了“八连增”,但一些专家估计,如果把大豆、玉米包括在内,核算下来,实际上中国现在粮食的自给率总体水平不足90%。想想看,作为13亿人的大国,中国粮食缺口达到10%是什么样的结果。

  很少有人想到未来的某一年,由于自然灾害,中国粮食产量大幅降低,库存粮食仅够吃几十天甚至几天,那时的中国人该咋办呢?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出:“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

  之后,媒体调查的结果印证了袁隆平院士的担忧:有的粮库“去年秋天就已清仓了,没有一粒粮食”。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一旦各地粮仓的粮食所剩无几,其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一些专家总以中国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城市建设导致耕地不断减少,以及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国人随时面临“吃饭”问题,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农民不愿意去生产粮食,因为“种粮比较利益”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9 17:12:27
这些年,ZF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四项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等鼓励种粮政策,不过由于补助幅度低,而且落实经常不到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例如ZF取消了农业税,但农民少缴的那几百元农业税,却由于近几年各种农资费用的大幅上涨抵消。

-
  粮食作为一种政治武器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国ZF都对农民种粮实行大量补贴。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ZF对农业的补贴占了农民收入的40%,欧盟多国ZF补贴也占了农民收入的35%左右,日本对农业的补贴也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而同期的农业产值只有1.1%。在这些国家,农民的收入至少跟城里人差不多。

  但是在中国,随着种子、化肥、农机、水费、电费的不断攀升,农民辛苦劳作一年,也只能净挣两三千元,不及进城打工收入的三分之一,比城里人更差了四、五倍。目前中国农村的强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打工,农民工数量达到2亿多,未来可能还会增加4亿。人们不愿种田,这是未来粮食生产的一大隐患。

  这让我们联想起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当时这本书震动了中国和世界,时至今日,全球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引发了世界粮食危机,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总产量提高有限,人均消费却持续快速增长,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9年出现粮食求大于供的局面。目前,中国主要通过进口大米、小麦、大豆等来弥补这一缺口。

  然而,粮食进口量的猛增已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已造成负面影响。根据中国大豆进口的教训,玉米进口量上去了,恐怕就下不来了。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玉米年进口量可能达到2000万吨,这一数字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将会产生影响。曾经能够与美国比肩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中国,2010年反而累计进口了157万吨玉米。而今来看,玉米进口逐步“常态化”,已成难逆之势。

  什么都可以缺少,但粮食不可少。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重任,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如果我们对粮食危机“故意看不见”,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不仅是中国历朝历代执行者所推崇的政治理念,更是中国当前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9 17:13:17
 粮食作为一种政治武器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国ZF都对农民种粮实行大量补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9 17:14:02
粮食安全是中国最大的致命弱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9 17:15:58
为什么说粮食安全是中国的最大弱点?因为中国的各级ZF大四的破坏优质平原,各级ZF都不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