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国民思维方法教育,筑牢中国超越式发展的思维基础
中西文化差异根源于中西思维差异。两千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发明的是形式逻辑,我们的祖先发明的是诗词歌赋。他们的祖先竭力地把文字按照逻辑规则码放在一起来描述世界,我们的祖先率性地把文字作为形象工具来想象世界。
在文字概念还没有足够多的漫长历史时期,运用文字的逻辑思维方法在描述世界的精准程度上一点也没有比借助文字的形象思维方法彰显出优势。只是到了文字概念已经积累到足够多的近代,逻辑的西方文化与形象的中国文化的差别才演化成发展进程的差距!
显然,逻辑是导致中西思维差异进而导致文化差异,再进而导致发展进程差距的第一要素。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奇妙之处在于,在进入当代信息社会以后,为了实现中国的超越式发展,把焦点仅仅放在亦步亦趋地普及逻辑教育上又已经远远不够了。
逻辑学假设推理是人类的天赋,只是需要在全部推理中指出那些不正确的推理。逻辑学就是这种在全部推理中挑出不正确推理的学问。
当代海量信息社会的现实状况是,在人类的全部推理中,不正确的推理所占的比例太大、太大了,逻辑学已经不堪重负,仅仅反向地指出什么是不正确的,已经远远不能有效引导人们进行推理,人们还需要正向地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人们还需要知道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和规则进行思维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就是一门告诉人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和规则进行思维的学问(参阅《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3版)。
思维方法国民普及教育,是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发展竞赛中实现弯道超车的思维基础、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