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来自中山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及青海大学的7名选手在北京进行了第三阶段的现场比赛。
每位选手有15分钟的演示时间及10分钟的专家提问时间。评委由论坛的cfareal及美评的kevin老师,还有来自基金,证券,银行等各单位的观众评委组成。
经过一上午的激烈角逐,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王喆同学凭优秀的口才及演示能力,获得大赛的综合成绩第一名。来自青岛大学的李同学虽然在前两阶段比赛中保持第一,但是在表达方面火候欠缺,很遗憾的只获得了比赛的三等奖。
点评
1. 现场比赛的很多同学都做了非常精彩的PPT,达到了职业水准,某些方面让俺也自叹不如,真心为这些出色的选手鼓掌加油。相信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肯定会脱颖而出。
2. 比赛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同学对很多基本的概念比较模糊,比如无风险收益率,有的理解是1年期贷款利率,有的理解是美国1年国债利率,有的是存款利率等;贝塔值的选取也同样,比如是采用日收益率,周收益率,还是年收益率,采取几年的数据等等;这些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课本,还要多利用百度;
3. 很多同学采用的模型是从网上下载的,然后进行的修改;虽然很多模型看起来很复杂,但是作为实际的分析师来说,把时间浪费在很多对估值影响不大的因素上,是非常没有价值的。这方面,还是推荐来看《证券分析师的最佳实践指南》。包括去摩根斯坦利面试,笔试采用的估值模型也是非常基础的,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公式或过多的假设。假设过于细节,繁琐,只能是增加模型的维护时间,特别对估值影响不大的因素上。特别是学生,很容易陶醉于过于复杂的模型。
4.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模型的质量离不开假设,特别是DCF法估值。那么在预测的时候,一定要把假设当成一个系统来看,任何一个假设的选取都要考虑对其他假设的影响。例如,不能说后几年销售收入增长放缓,但是新增投资继续保持一个很大的增速。对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可以全盘考虑,掌握这个方法,这样将来参加工作以后,有行业经验时,则可以更好的进行参数估计。
5. 对于职业来说,特别是学生来说,证书不代表全部,重要的是实习经验和技能,包括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的竞争。特别是现在很多机构笔试的时候,都是基本的职业技能的要求。那种入职以后再内部培训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少了。入职以后直接产生效益,才是资本主义的特点。
其他
紧张的比赛后,我们组织学员到海底捞,阿凡提餐厅,护国寺小吃等地方品尝了北京的特色,游览了故宫,南铜锣巷及后海等地。
后记
2014年,我们将继续举办第二届的估值建模大赛,希望大家可以踊跃参与。
参加第二届并购估值建模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