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不觉得你这个会找骂。大家都是说理,人会尊重对别人尊重的人!
不过,中国是这样的特殊,很多证据都不能支持你的判断。
1、中国的教育资金多数被投向985/211学校,在这种背景下,这些高校不管是经费还是其他资源都是那些非名校或者研究机构无法相比的。这种资源的绝对集中反应在期刊上,就是对期刊发表资源的集中性占有。换成ZF官员的话,投入得这么多,985/211学校的高校理应出现很多高水平的教师,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不然也不像话。
2、你用国外的期刊发表来作为例子,那想弱弱地问一句:国外有哪些名校在资源上有我们国家这样的集中支持吗?这具有可比性吗?或者用”狗卵“大人的话,这个现象有没有所谓的内生性变量?
3、的确,不少人(包含我在内)所论证的学术期刊歧视的证据不是那样完美,但哪个期刊会提供所谓的985高校与其他高校投稿数量等方面的信息?不管是单位还是人,遇到问题自我辩解还来不及,谁还会提供信息给自己找骂?
4、没有人否认985/211高校的教师的多数是高素质的。但二八原理在哪里都发挥作用。985/211也不例外。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许多造假的多数是985/211学校的,可能是压力所然,但也不排除有不够水平的人混在名校吧。那拿这个二八原理用在其他高校,也肯定有高水平的人。
5、有关中国的学术期刊歧视,与你所展示的是不一样的。期刊歧视有多种:入口歧视、出口歧视与过程歧视。中国的期刊歧视更多是入口歧视——只要属于不合其条件的稿件很可能根本就不能进入其评审通道。在这种歧视面前,所谓的论文质量的比较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