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写的,没有时间去写完,今天就再随便写写吧。 
我们知道,国际贸易模型最基本的一个原理是相对优势原理。就是两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相对于它自己来说,比较善于生产某种商品,它就能专门地生产这种商品,出口它,换取其它它自己不擅长生产的商品。国际贸易就产生了。它是相对于自己的生产优势。简单地说,就是盲人不管是按摩还是画画,都不如一个正常人效率高。但是按摩,他还不是差那么远,所以收入还好一点,如果他选择画画,那就彻底不明智。 
所以盲人通过按摩赚钱,然后再买画回来,这比他自己去画画效率要高很多。落后国家也是如此,通过国际贸易,出口自己擅长(相对于自己的其他不擅长生产的商品来说)生产的商品,来换取自己不擅长生产的商品,这样国家的整体产出就大了,收入就高了,国家整体的生活水平也就高了。 
在这个模型下面,经济学家们倡议全世界完全自由贸易,不应该设置贸易壁垒,而且外贸一定是有利用两国双方的。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在一个外汇放开的自由市场上,这是对的,但是在一个操纵汇率的市场上,这是不对的。事情远远没有这样简单。操纵汇率的国家,不管口头上说得多么好听,都遭到全世界的排斥和反对,到处受到打压。原因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这个国家损害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且是采用类似于流氓手段的方法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同时它也损害本国的利益。那它何苦要这样做呢?原因也很简单,自然是有人在这里面获利的。有脑袋的人都应该知道,反对固定汇率的国家,一定是受害的国家。支持固定汇率的国家,不一定是受惠的国家(原因很简单,一是这个国家的声音并不是大众的声音;二是这个国家的大众还很愚昧,对于专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知识更不懂)。 
再讲个故事,有两个星球,一个叫美星,一个叫儒星。儒星长期野蛮落后,皇帝大臣们说谎成性,几千年都是这样。美星是个比较民主的星球,科技也很发达。美星上使用美元,儒星上使用儒元。按实际购买力,1美元=1儒元。 
假设科技高度发达,两个星球之间交通成本为0,想去就去,随意在两个星球上购物都一样方便。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税。也就是说,商品流通成本为0。无壁垒。 
那就好了。儒星上的人道德品质比较低,不爱学习,不动脑子,保守落后排外,仇恨情绪强烈,而且人之间相互欺骗,所以他们无法合作,科技水平低,整体的生产效率也低。这样的话,儒星上每个人一个月赚1000儒元(等于1000美元的购买力)。美星上的人聪明礼貌文明,对人和善,人们之间协作信任,爱思考,爱学习,他们生活水平高,每个人的月收入是1万美元(实际购买力等于一万儒元)。 
儒星上的人对高科技完全不懂,但是他们还是需要高科技产品的,所以决定自己组织人搞研发。结果全国一半的人去搞研发了,才能生产出10台ipad。ipad在儒国奇贵无比。而美星上的人每生产一个西瓜就可以生产一个ipad,对他们来说,ipad太简单了,只值一个西瓜的价钱。 
终于有一天,儒星上的人说,我们不如不要研究ipad,大家一起来生产西瓜,然后去美星上换ipad,那里的ipad一个西瓜就能买到。我们全国人生产西瓜,西瓜产量就能翻番,一年多产一亿个西瓜。我们就算十个西瓜换一个ipad,用一半的西瓜来交换,也能拥有1000万个ipad。这比我们全国用一半的人力来研发ipad要划得来。而美星上他们本地生产一个ipad只能换一个西瓜,和我们交换则能换十个西瓜,他们白赚了9个西瓜,肯定也非常愿意干,对双方都有利。 
那么,这个交换过程中,汇率起什么作用呢?很简单,生产西瓜,买化肥,雇农民,浇水,这些支出用的是儒元。把西瓜卖到美星去,换回来的是美元。然后再把美元兑换成儒元,再开始下一轮的西瓜生产。 
如果汇率是自由浮动的,市场决定汇率,那这就是个正常的市场。此时:1美元兑换1儒元。如果某个时候,由于市场的期待心理(例如某位大仙跳出来说持有美元可以长生不老,导致儒星的人强烈需要美元),使得1美元兑换2儒元,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那美星的人买儒星的西瓜就便宜了一半了,而儒星的人出口1亿个西瓜,此时只能换回来原来的一半数量的ipad,即500万个ipad。 
但是,由于是自由汇率市场,记住:在美星买西瓜一美元一个,在儒星买西瓜也是一儒元一个。原来一单位的本国货币都买一个西瓜,现在美元换成儒元用却能买两个了。于是美星上的人纷纷把美元换成儒元来花。于是对儒元的需求上升,对美元的需求下降,又会把美元兑儒元的汇率拉回到1:1的实际购买力对比这个数值上面来。 
这是自由市场,货币自由兑换,汇率真实地反应购买力的情况。市场会自动地调节,使汇率回复到正常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