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安全环保操作章程
1、充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之后
,才能进行充电作业。
2、操作时应穿戴护目镜、橡胶手套、胶鞋及橡胶工作裙等防护劳保用具。作业过程当中
,电池上不能放置导电物品,以防电池短路,同时确保电池表面清洁。在交换时,首先要用清水把电瓶上面的杂物、泥土清洗干净,必须长期保持电池的清洁。
3、配制电解液时,应将硫酸徐徐加入水中,并用耐酸棒随加随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切勿将水倒入酸中,以免酸液飞溅伤人。等待电解液冷却后,再加入电瓶中使用。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用清水冲洗
干净。4、电池在使用时,应经常检查联接部位是否良好,否则,及时紧固处理,电池放电后应当及时
充电,充电时应避免过
充电,否则会影响其使用期限
。5、任何充电过程当中
,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
50℃,否则应设法进行降温,若温度仍不下降,则应暂停充电,待温度下降到规定的温度后,再继续充电。
6、电池在充电时,会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故充电区域严禁烟火。
7、在检查及测量电池过程当中
,严禁踩压、碰撞电池盖、注液盖等电池零部件,以防受损。一般每隔两个月需对电池均衡充电一次。
8、D-600
电池正常充电第一阶段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