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现实的运输秩序已经让我们无法生存了
(转载) 现实的运输秩序已经让我们无法生存了
[ 迷失的骆驼 ] 于2007-03-21 04:28:25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我是山东省青岛市一名普通的集装箱车主,自己为了养家糊口,养了几步集装箱车,本来想靠这个能够吃口饭,可是现在的运营环境根本不允许我们生存.我是2002年开始从事这一行的,一开始还马马虎虎的能吃上饭,一年下来还能存下点钱,可是现在这几部车简直成了烫手的山芋了,非但不挣钱还往里赔钱,真是没法生存了,"考虑了很久,觉得问题非常可怕,不光是影响到养车人生存,很快就会影响到整个贸易链"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人民网强国社区(
http://bbs.people.com.cn)
国家是从2004年6月开始治理公路运输的"超载,超限"问题,一开始我从心里觉得治理好了对于行业有好处,运价可以高一些,自己的收入能稍微多一点,对车辆的伤害少一些,也安全一些.所以从心里支持国家这个政策.可是后来随着治理的时间的深入,问题接踵而来,运价是有所提高,但是成本提高更可怕,燃油的价格越来越高,养路费,保险费也是越来越高,更可怕的是随着治理的深入,交警,交通部门把我们这些集装箱车当成了"摇钱树". 人民网强国社区(
http://bbs.people.com.cn)
刚开始治理的初期,交警对集装箱车查的不严,只要你不拉"双背",交警和交通部门并不查集装箱车,那个时候他们主要抓那些"散货车",(其实真正对路面有伤害就是这些散货车,他们拉货少则四五十吨,多则一百多吨,对路面的伤害非常大,青岛的"环胶州湾"高速就是一个例子,看看现在的"环胶州湾"高速,都成了什么样子了?这不都是那些散货车压的?)可是后来由于散货运输的特性,散货车通过种种办法,(一开始是靠时间,趁交警吃饭或者休息时间跑车,然后发展到前面"小车"望风带路,大队的车辆跟在后面跑,遇上交警就停下来和交警靠时间,实在不行就"闯卡",发展到现在开始通过关系找交警花小部分钱买罚款单,然后跑车.)在路面上跑,现在每天到固定的时间,那些散货车在路上就和疯了似的跑,对别的车辆的安全行驶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人民网强国社区(
http://bbs.people.com.cn)
由于在散货车罚不到太多钱了,交警和交通部门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集装箱车上了,由于国家下文件的时候是两套标准,交通部门是按照车轴来看你是否超载,而交警是按照行车证上面标注的栽质量来算你是否超载,这可真苦了我们这些集装箱车了,一般车行车证上都是标注的15吨,或者20吨,也就是说15吨车只能拉15吨的货,20吨的车拉20吨的货(这个重量还要包括箱皮的重量),众所周知一个20尺小柜重量大约在2吨半左右,40尺普柜重量在3吨半左右,40尺超高柜将近4吨,除去箱皮的重量,一部车还能拉多少货,即使把吨位增加到26吨,有些货拖的时候按照交警的标准你一样超载,一样要罚你的钱.有时候车辆确实不超载交警没法说你超载,他们就检查你的车辆,灯光是否完好,证件是否齐全,车辆是否有所改动,车辆的安全器材是否齐全,总之想尽一切办法找出你的毛病来好罚你的款.更可恨的是在某些地方交警罚完了,交通部门继续罚款,说是和交警不是一个部门,不认交警的罚单(至于交警和交通部门里的一些黑幕我就不说了,很多人都知道) 山东地区进出口的货物以"原材料,低货值的建材,石头,陶瓷,食品,冶金制品,服装,为主,这些货物里除了少部分服装重量能轻一些以外,其余的都是很重的货,这些货物本身货值就不高,货主的利润也不高,甚至有时候贸易上就没有利润,所以也就决定了货主不可能承担太高的运费,使得集装箱车只能微利运营,可是现在交警见了集装箱车恨不得从车上挖出"金元宝"来,过完年以后有关部门可能是下了一个文件,不允许罚款超过2000,交警们一张口就是1900,我们一车的运费才多少钱?除去油钱,除去司机工资,剩不了几个钱了,我们还没有算折旧,高额的罚款使得集装箱车运营跟本不挣钱,还要往里赔钱.所以说车主们已经生存不下去了. 人民网强国社区(
http://bbs.people.com.cn)
车主们生存不下去了,很多车辆已经报停了,市场上的车辆非常少,很多货代,贸易商,厂家的货物堆存在工厂仓库,或者码头,没法正常的疏运,致使贸易商和厂家无法正常向客户交货,肯定会影响到正常的进出口贸易,时间一长肯定也会影响到贸易商和厂家在他们所属行业的生存(今天我去码头办事,听码头上的工作人员说码头上已经积压了7000多个进口货柜,而每天都有船只带来进口的货柜,所以说货柜会越积越多,难道只有到了码头确实消化不了那么多进口货柜,产生严重压港,滞港事件,我们的有关部门才能引起重视?) 人民网强国社区(
http://bbs.people.com.cn)
国家治理"超限,超载"运输,我们衷心拥护,可是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到集装箱运输的特性,考虑我们国家现在的客观条件,不要搞"一刀切",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营秩序,让我们在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当中为进出口贸易而服务.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尽我们的力量
各位站在交警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角度,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呢?
大家认为这个矛盾无法短期内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