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耐用品垄断(出租和出售)模型分析中,看到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前提假设如下,<br> 1.考虑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不失一般性,将消费者人数标准化为1,并假设他们对耐用品具有单位需求,要么不购买,要么购买一个单位,故购买耐用品的消费者人数即为需求量。<br> 2.假设消费者对耐用品评价(即消费者类型)a符合0到1上的均匀分布。同时.假设生产成本为零,时间折现因子为S。<br></P>
<P>问题:</P>
<P>1.请问“消费者人数标准化为1”和“故购买耐用品的消费者人数即为需求量。”怎么理解?</P>
<P>2.在分析垄断者出租耐用品的情形时,教材得出两阶段需求都为Q=1-P,请问是怎么推出的?</P>
<P>谢谢各位大侠。</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3:01:2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