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由中关村资本市场研究会、北京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资本成长论坛组委会主办的 “2012·鄂尔多斯达拉特马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强调,城市化、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是未来中国新的最主要的三个经济增长点,应该大力推动其快速发展。
侯云春首先介绍了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从2011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增速连续9个季度出现回落,由2011年第二季度的12.1%,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7.6%.第三季度会是怎么样?侯云春判断,无论是从上一年经济增长基数前高后低来分析,还是从中国采取了一些新的稳增长的经济措施来看,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都有可能回升,但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这个经济周期会触底反弹。从近期看,今年、明年经济增速不会太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样一种情况,这一点大家应该有信心。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增速不会太高,而且今后面临的困难将会比现在更严重。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各级财政吃紧,这种情况会延续比较长的时间。
侯云春提醒人们对当前的经济增速回落要有理性、客观、冷静的分析。他认为,出现此轮经济增速回落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这个调整并没有到位,并没有结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次调整过程中断,现在需要补课。
第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都采取了力度很大的经济刺激政策,这无非就是极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其好处是使得经济增长很快触底反弹,避免了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可能出现经济崩盘这样一些灾难性后果。但是我们也为之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面临其带来的很多负面效应。我们现在需要消化这些负面效应。
第三,全球经济低迷。现在还不敢说全球经济已经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这个过程会是比较长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其过度消费、高负债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下去。这种国际环境必然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大,那就是外需减少、出口受挫。今年7月,中国出口增长仅为1%.虽然全年有可能达到10%的出口增长目标,但比去年低4个百分点。
第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如此大体量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这样的高速发展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一个不长不短的高速发展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要下一个台阶,转入中速增长。而且,中国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水平,能不能跨上高收入国家的台阶,面临很多严峻考验。经济增速下台阶,其实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更高了。因此,这个发展阶段的转换迟早会到来。这一轮转换现在正在开始,未来一两年亦即“十二五”期间就是转换的时间窗口。
侯云春认为,经济增速回落也是一个好事,因为,在各方面都绷得很紧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实现根本转变,增速回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
他说,经济增速回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一方面要保持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扩大内需。
他指出,中国有三个最主要的新经济增长点:
第一,继续稳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1.3%。从数量上来讲,城市化率在30%以前是城市化起步阶段,30%-50%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从50%以后,到70%、80%,是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从城市化的质量上来讲,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村迁移人口问题,提高进城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使进城农民真正市民化,切实融入城市。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今后十年最大的潜力所在。我们有研究表明,城市化率从45%到55%,是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三大产业发展的规律,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产业比重呈现“三、二、一”格局,即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再次之。中国目前的产业比重呈现“二、三、一”格局,这意味着包括马文化产业在内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发展第三产业,市场需求很大,其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和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有限,正宜大力推动。
第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中国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打造中国的航空母舰,培育一大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像体育的“国家队”一样能在经济奥运会上拿金牌。但是,企业生态也和自然生态一样,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要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大企业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离不开大企业。就像自然生态一样,有乔木,也须有灌木,还要有草地,乔灌草共存共荣,这是一种最好的形态。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