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诗派
主讲人:赵力悦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主要一阵容强大、政治倾向鲜明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牛汉等,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他们创作多政治抒情、重视对重压下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思索,内容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抗敌斗志。在艺术上,重视以炽烈激情去撞击人们心灵,而不考究文学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艺术特色。
从1937年9月至1941年9月是第一阶段,以《七月》创办和终刊为时间标志。七月诗人与全民族同仇敌忾,着重抒发了渴望战斗激情和目睹祖国、人民惨遭蹂躏悲愤,昂扬有余而沉潜不足。从皖南事变后到1945年初《希望》创刊为第二阶段,此时期国统区作家处境极为艰难,七月诗人主要在桂林、重庆《半月文艺》、《诗创作》、《诗垦地》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胡风也主动组织出版丛书。在困难条件下,七月诗派对诗艺作了更多方面探索。
发展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