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300 2
2012-08-27



  1.投资宏观调控应兼顾短期稳定目标与长期可持续目标,兼顾中央调控的全局性与各地发展的特殊性
  治理投资领域的问题应结合立足短期的调控措施与立足中长期的改革措施,结合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来综合治理不合理的投资热源,基于ZF的投资热源以行政手段为主,基于市场的投资热源以市场手段为主。应兼顾短期稳定目标与长期可持续目标,兼顾中央调控的全局性与各地发展的特殊性及利益诉求。应减少调控的负面成本,以微调为主,增加政策出台的市场预期,给予市场主体以调整的空间。
  2.完善ZF投资管理体制及ZF对社会资金的管理体制
  ZF投资体制改革主要应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调整ZF资金的流向,使其更符合公共服务型ZF的改革目标,ZF投资重点应转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薄弱的基础设施环节、鼓励自主创新、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域以及中低收入住房等事关民生改善的领域等。二是改变ZF的投资方式、资金使用方式,以提高ZF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ZF直接投资,增加ZF间接投资--如通过ZF部门提供投资补贴、贷款贴息、为企业融资担保等,鼓励企业投资流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发挥ZF资金引导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三是完善ZF对社会投资的管理体制,管好企业投资"外部性",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企业投资真实体现资源环境的约束成本。四是推进地方ZF的政绩评价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加强其公共投资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从体制上扭转各地方ZF出于追求GDP增速之"名"、税收增加之"利"而盲目引资、扩张投资的冲动。
  3.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促进增加消费、减少顺差、改善民生、转变增长方式等多重目标的实现
  可以说,要解决目前我国增长模式中所暗含的资源环境成本代价高、过分依赖国际市场、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增长等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隐忧,首先要在调整投资结构上花大力气,理顺本文第二部分所描述的这几个结构不合理,将投资结构的文章作好了,就为其他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因此,未来ZF调控投资应在调整投资增量结构上着力,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增加一产与三产投资,增加公共服务投资,增加有利于促消费的"内需导向型"投资、有利于增加自主创新力的技术改造与研发投资,这将同时有利于实现增长消费、减少顺差、改善民生、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等多重目标。
  4.消除民营投资发展的体制障碍,使民营资本有更多的资金出路
  对民间资金开放垄断行业,消除体制障碍;加大对民营资本投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其创业门槛与创业成本,解决其融资难、束缚多的问题。发展这些产业,使民营资金有更多的资金出路,有助于分流其流向制造业等"占地多、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领域的资金。从长期看,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也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因我国从长期看是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稀缺,而资金、劳动力、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
  5.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改变地区间竞争在要素成本方面"低价比拼"的局面,促进企业走集约化、内涵式、节能型的投资发展之路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使资金、土地、资源等真实反映其稀缺性;切实落实"藏富于民"的政策,改变收入分配中ZF税收、企业利润占得过多,劳动力工资报酬占得过少的局面。劳动力成本、资金、土地、资源成本逐步提高,有利于新的地区间竞争格局的形成,促使地区间的竞争逐步从要素成本"低价比拼"转向提升本地区的人力资源、ZF管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准等投资软环境方面,各种要素成本的"归位"也将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创新研发,走集约化、内涵式、节能型的发展之路,这是抑制低效率投资扩张的"治本之道"。
  6、鼓励与防范"两手抓",对外资有所选择,重点引进高质量外资
  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对外资有所选择,重点引进能带来先进技术、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高质量外资,改普遍优惠为行业优惠,限制外资进入低附加值行业、国内产能过剩行业、"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应取消"内外差别"的税收政策,并在国际规则允许范围内,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扶植力度,特别是扶植相关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对外资鼓励与防范"两手抓",从而实现内外资的"共荣"与"双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27 23:22:23
没看懂主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7 23:50:54
放开土地,容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中国经济可以继续腾飞20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