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odoofx 发表于 2012-8-30 14:17 
我又重新回过去看了一遍吴敬琏的文章,老实说,我对文章的结论不大赞同,我当年也曾经关注过官产学研的几 ...
在你质疑的这些方面,我倒是认为吴敬琏基本上是没有错的,吴敬琏的问题你前面的帖子揭示得比较好,但是这个帖子的一些看法我是不认同的。
创新的主体是谁,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重要,创新也确实比较重要,但是吴敬琏实际上在说一个正确的废话来掩盖他其他方面的错误。
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这一点很正确,至少就产业技术而言应该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而不是以科研院所为主体,因此诸如863,963计划这样的高科技支持计划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就像昧国模式一样,昧国ZF给参与相关科技开发的民间企业以研发合同,意思就是我ZF出钱,你去开发,这样的模式比较合理,目前中国有很多研究院什么的,与企业脱节,研究了一大堆的什么新技术,但是真正拿给企业呢,企业会发现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研究所的那些人首先关心的是什么时候结题,什么时候出论文,而做产业的人则要每个细节都关心,因为一个细节考虑不周,就可能导致生产线的巨大麻烦,巨大损失。而生产现场容易出什么问题,研究所的人是一般不清楚的。
问题在于,吴敬琏鼓吹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但是又鼓吹ZF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各自干各自的,也就是说ZF不要管,科研院所也不要管企业,那么,科研院所拿来干什么呢,又不要你来创新,因为你不是主体,你就天天混饭吃就行了,ZF呢,本来可以充当一个很好的创新主体(企业)和副手(科研院所)之间的协调者,现在吴敬琏又要求ZF什么也不要干,好听一点,叫做尊重企业的独立性,难听一点,就是你企业搞创新,关我ZF屁事。
创新对今天的中国是很重要的,我不知道参与到这里讨论的都多大年纪,说实话某位自称老夫的我看了他的空间里的自我介绍,也就26岁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上还没有太多社会上的阅历。
本人在造船厂做过,有过这样的经历,就会知道中国造船业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不会妄自菲薄,至少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更遵守产业纪律,不会像西方工人动不动罢工,每年因为罢工损失的工时就不少,以造船业而言,中国造船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第二了,基础产业里很多行业都是这样,例如钢铁,化肥水泥,车床等等(昧国的车床产量现在还不如中国台湾,可能还不如意大利)
也就是说中国的基础产业----或者说技术密集度不高的产业,中国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者说需要更多创新的产业,中国做得还不够好,也就是说目前的中国,创新不足是影响中国经济进一步前进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