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905 12
2007-03-23
<P ><STRONG>炮轰高校积弊 张鸣:<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平则鸣</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原载《南方周末》)</FONT><BR>  我与李景治院长没有任何私人恩怨我忍受不了在堕落和沉沦中苟活<BR>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本报记者 戴敦峰<BR>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与李景治院长除了工作之外,在生活上没有交集,也没有任何私人恩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张鸣反复强调说。<BR>  <st1:chsdate w:st="on" Year="2007" Month="3" Day="12"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日</st1:chsdate>,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主任、博士生导<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师张鸣">师张鸣</st1:PersonName>教授发表了一篇博客,称他和人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之间发生了一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院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看来非常严重的冲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自己也许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得不被迫离开人民大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  随后他又撰文详述了自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为什么和领导结下梁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张鸣补充说,之所以把这事在博客上说出来,不是申冤,也不是想炒作,只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想说明高校目前行政化的程度,已俨然一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衙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  这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非常严重的冲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发生在政治学系教师萧延中的教授职称评定会上。<BR>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张鸣在职称评定会上发表了意见,认为萧是上个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年代就蜚声学界的学者,到现在还不<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能评">能评</st1:PersonName>教授,实在是说不过去。在他发言的时候,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景治两次要打断他,都被张鸣制止。一位学院的老师证实,院长李景治事后对此非常不快,认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张鸣对我没有起码的敬畏之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为什么要对他有敬畏之心,难道就是因为他的行政级别比我高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张鸣认为,他的发言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许打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行为触怒了李景治,所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院长大人组织了若干会议,找了所有跟我有关的人谈话,要人们切割跟我的关系,让我羞辱性地去职,在众叛亲离中被迫离开人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  职称评定前夕,在评委的名单公布之后,张鸣就去询问院长:为什么职称评定的评委要由院长办公会,也就是院长来定?为什么不由学术委员会讨论?<BR>  院长回答说:因为职称评定,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连学术委员会,也是院长办公会决定的。<BR>  张鸣提出质疑:这样做,评委的合法性不足。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李景治说:你们讲政治学,强调合法性,我讲社会主义,不讲合法性。<BR>  一位当时在场的国<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关学院">关学院</st1:PersonName>老师向本报记者证实,李景治当时的确是这么说的,但最后一句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可能有开玩笑的意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  张鸣端坐在阳台的藤椅上,阳光穿窗而过,打在中式对襟衫未能遮住、趋肥的肚腩上。自从在博客上公开自己和院长的冲突以来,这样的闲暇时光已经很少了。往日里,坐在张鸣对面藤椅上的多半是在他开读书会的学生。他不喜欢学生叫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教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他让他们叫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老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老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本科毕业时,正赶上王震将军提倡高校要多讲一些近代史,饱读文史的他便有了用武之地。学校马列教研室发现农机系竟然有个学生对历史颇多了解,便把他留在了党史系教书。<BR>  张鸣年轻气盛,总和系主任过不去。系里为了办培训班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侵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了教师的办公室,张鸣看不下去,有一天在资料室里骂系主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要鼻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系主任是女性,气得浑身发抖,但她没有回应,被同事劝走了。张鸣兀自立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发愣。<BR>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惹过系主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你敬他一尺,他能敬你十丈。这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可爱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张鸣的师弟说。<BR>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张鸣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硕士,毕业后回黑龙江的母校继续教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年又考上了人大<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党史系的">党史系的</st1:PersonName>博士,之后留人大任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9</FONT>年评上教授职称。<BR>  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进入人大,最初的十多年在张鸣的记忆中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老系主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院系合并之前的系主任相当于现在的院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没有任何官架子,大家可以随意谈心、聊学术或是开玩笑。一位年轻教师也记得,那时候老系主任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有调皮的学生直接往他车后座上跳,让他拉着走。<BR>  张鸣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年代,高校行政化、官僚化的状况还不算严重,即使有也主要体现在教学单位和行政单位、机关干部和教师之间的一些矛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现在学校甚至学院发个文都要用红头文件,每个文件的抬头、行间距、字号大小甚至连抄报送都有详细规定,与官文相差无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一位从事行政工作的老师说。<BR>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年,张鸣所在的政治学专业从党史系划归到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任院长,张鸣则被任命为政治学系主任。<BR>  之前张鸣与院长李景治并无交恶。张鸣记得那时举办各种会议、活动,也会把院长李景治请来发言或是讲话;李景治也曾邀请张鸣在其主编的一份一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类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但被张鸣拒绝,他觉得那份刊物不够学术。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冲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是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年,李景治希望张鸣做一些研究项目,张鸣认为那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拒绝掉了。<BR>  在张鸣看来,高校的官僚化和行政化以加速度的方式急遽恶化是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年之后。<BR>  往前推十几年,张鸣最怕和官员一起吃饭,官位越高,底下的人马屁拍得越响,这让他非常受不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没想到高校也会变成这样了,人格堕落得一塌糊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FONT>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月开学,院长李景治将学院办公室分成三个科,由主管副院长管办公室。张鸣提出异议:院办公室本来就是科级单位,科级单位底下怎么能再分三个科呢?<BR>  张鸣<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越来越不能忍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终于在今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中旬连发数篇博客,直抒胸中愤懑。<BR>  <st1:chsdate w:st="on" Year="2007" Month="3" Day="16"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FONT>日</st1:chsdate>,张鸣接到了常务副院长的电话,得知院长办公室已经决定免去其政治系主任一职。<BR>  同一天,人大官方网站刊发国关学院《致全院师生员工的一封公开信》。本报记者致电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景治,李表示,院方会通过公开信的方式发表对此事的看法。<BR>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完全知道,我面对的,不是一个院长,而是一个体制,这个体制所拥有的能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封杀我,甚至毁灭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张鸣在博客中写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说实在的,面对这样的威胁,我并不是不害怕,但我更害怕的是学界的堕落和学人的沉沦,我实在忍受不了在堕落和沉沦中苟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3 09:55:00

支持张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4 17:05:00
帕金森定律指出:官僚主义者喜欢无事忙,通过扩大下属机构抬高自己的身分,因而行政机构总是呈金字塔形,并按一定速度增长。各种委员会的人数总是不断增多。当委员会成员增加到20人以上时,委员会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于是其中少数起作用的委员便构成核心,成为实际领导机构 ,而一般委员则不起作用。人数持续扩大,致使委员会名存实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4 17:17:00
记者:说到高校行政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

张:整个的结构官僚化,所有的官员、干部,院系、所管理人员都变成了官员,都是任命的,层层任命。农民还可以选村长,多数大学,教师连选个没有实权的系主任的权力都没有,所有都是任命,看听话不听话,所有的环节完全按行政操作。从顶上,教育部控制大学,也完全是按照行政化管理,用各种行政手段来操纵大学。我在博客里也说了,学校分为厅局级大学,副部级大学,教育部对大学的控制,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博士点,硕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评审,没完没了的评估检查,将大学紧紧地绑在了部属政治的战车上,动弹不得。所有的学术评审,不管是评奖还是资格的认定,评委委员只看你是不是官,不看你是不是专家、你的学术地位,只是官大学问大,大评审要大官,小评审要小官,而不看大家是否公认你有资格去评审别人。

如此这般,会出大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4 17:45:00

“积弊”这一词用得很好。

我们现在大学激励制度是一种被严重扭曲的制度。它是阻碍学术发展的桎梏。

但要想一下子改过来,确实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5 11:52:00

"有学者说,今日中国之高校,要找出一个没有教授职称的行政领导,比找一只没有颜色的猫还要困难。张鸣所披露的现象,从大的方面讲,大学分为厅局级大学,副部级大学,博士点,硕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评审,没完没了的评估检查。所有的学术评审,评委的选择,只看官阶,不看学术地位,官大学问大;从小的方面看,一个学校分校、院、系三级,层层上级任命,多数大学里,教师连选个没有实权的系主任的权力都没有。"

与此相印证,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章润在接受“直通两会”栏目采访时说,现在大学的行政首长、学术领袖不是经过大学共同体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出现的。教授成为完全被动的被管理者,这与现代大学精神,所谓的教授治校、教授通过选择学校的管理者来治校是背道而驰的。大学,准确地说是“衙门”,已不再是培育人才的领地,也终于不难理解大学教育质量出现大滑坡的现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