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01日09:51 来源:搜狐证券 作者:程丹
搜狐证券讯 9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九个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该指数前次跌破50的“荣枯线”是在2011年11月,当月数据为49.0。有分析认为数据悲观可能会刺激央行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
此前,据接受道琼斯调查的11经济学家的预期8月份官方PMI可能降至50.0,可49.2%的最终结果打破了市场对于数据可能会在荣枯分水岭边缘徘徊的预期。
8月23日,汇丰PMI初值也同样创出9个月新低,意外下跌至47.8%,分项指标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4.7,创下41个月低点。
有分析指出,7月PMI指数中显示,去库存较为明显,这就意味着企业在8月份需要补库存,应付即将到来的圣诞节的海外订单。因此,理论上8月PMI指数应该有所回升。但出乎预料的是,PMI指数再度走低,而且是超预期的走低。
外媒援引彭博经济学家Michael McDonough的点评,称官方PMI支持了这样的观点:下半年复苏依然是遥远的现实,中国面临严重的系统问题。有机构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面临更多下行风险。外需放缓和政策支持不足,恐在三季度继续拖延中国经济复苏。
一方面是经济持续下滑的压力,一方面ZF对待货币政策态度依旧谨慎。
继6月和7月宣布降息之后,央行接连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此来抑制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六个季度以来同比增速放缓的势头,但市场预期的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和降息等有效的宽松货币政策却迟迟不肯祭出。
经济学家滕泰指出,各地微观调研和各项宏观指标表明,中国经济这次触底后,回升乏力,目前已近似萧条期。
连续多个月经济数据释放的悲观信号,骚动着市场的神经。本周四央行一反常态缩量逆回购,摆出净回笼姿态,有分析称央行或对进一步的宽松举措做准备。
来自国家统计局:
2012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企业PMI分别为49.1%和49.9%,比上月下降1.2和0.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保存到相册
|
2012年8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4降1升。
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为50.9%,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仍在扩张但增速趋缓。从行业情况看,烟草制品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生产量保持稳步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生产量呈现回落的走势。
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新订单指数继续高于临界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来自客户的订货量继续减少。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6%,与上月持平;进口指数为47.0%,比上月回升2.0个百分点。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5.1%,比上月大幅下降3.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下降速度加快。从行业情况看,烟草制品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等行业原材料库存持续增长;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企业原材料库存显著回落。
从业人员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受制造业经济景气状况不佳的影响,企业用工量有所减少。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制品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从业人员指数高于临界点,企业用工量增加;金属制品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行业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企业用工量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供货时间与上月相比差别不大。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6.1%,比上月回升5.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整体水平继续回落,企业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从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临界点,企业采购成本加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有不同程度下降。
另外,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2%,比上月略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产成品库存继续下降。
中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PMI | |
生产 | 新订单 | 原材料 库存 | 从业人员 | 供应商配送时间 |
2012年1月 | 50.5 | 53.6 | 50.4 | 49.7 | 47.1 | 49.7 |
2012年2月 | 51.0 | 53.8 | 51.0 | 48.8 | 49.5 | 50.3 |
2012年3月 | 53.1 | 55.2 | 55.1 | 49.5 | 51.0 | 48.9 |
2012年4月 | 53.3 | 57.2 | 54.5 | 48.5 | 51.0 | 49.6 |
2012年5月 | 50.4 | 52.9 | 49.8 | 45.1 | 50.5 | 49.0 |
2012年6月 | 50.2 | 52.0 | 49.2 | 48.2 | 49.7 | 49.1 |
2012年7月 | 50.1 | 51.8 | 49.0 | 48.5 | 49.5 | 49.0 |
2012年8月 | 49.2 | 50.9 | 48.7 | 45.1 | 49.1 | 50.0 |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从全国抽取820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
3.调查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采用联网直报的调查方式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PMI综合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