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流通经济学
1888 9
2012-09-03

国8月份官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份的55.6升至56.3,表明中国经济显现乐观迹象,但新订单指数下滑,预示中国经济仍面临阻力。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周一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的回升扭转了7月份该指数下滑的态势。上周六公布的8月份官方制造业PMI降至49.2的九个月低点。

PMI高于50表明非制造业经济活动较前月扩张,低于50则表明经济活动萎缩。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经济学家姚炜表示,非制造业PMI的成分指数表现不及PMI总体表现,实际上中国仍面临经济可能继续放缓的实际风险。

尽管非制造业PMI上升,但8月份新订单指数从53.2降至52.7。

姚炜表示,服务业领域的通胀压力正在加剧,这主要是薪资水平上涨所致,再加上食品通胀压力显著上升,因此中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受到限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一份声明中对全球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发出警告。

非制造业PMI主要覆盖零售、航空和软件等服务性行业以及房地产和建筑行业。

该指数是基于对27个非制造业行业中1,200家公司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编制的。

中国官方8月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表格


分类指数                          8月     7月
新订单指数                      52.7     53.2   
新出口订单指数                  49.6     49.4        
在手订单指数                    44.7     45.3     
存货指数                        47.8     47.2
中间投入价格指数                57.6     49.7         
收费价格指数                    51.2     48.7   
从业人员指数                    51.7     51.4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52.6     52.5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                63.2     63.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3 13:04:05
中国非制造业的通胀压力有所提升,也就是非贸易部门,也说明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的事实,这将影响未来的货币政策空间,不过也对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较大的冲击

而以代替劳动力未知的机械化率将会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0:29:52
长期积累的收入分配不均 正被迫释放
而劳动力价格上涨 影响了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中国经济尚未完成转型 问题就已经彻底遮不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1:08:44
w08241081 发表于 2012-9-4 10:29
长期积累的收入分配不均 正被迫释放
而劳动力价格上涨 影响了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中国经济尚未完成 ...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倒逼的,主动性的转型很少,这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同样也是,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能说是坏事情,一方面将提升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降至企业提高运营质量,提升效率,机械化率将会大幅提升,最近机械行业里面的细分行业,像印刷机械,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等还不错

同时中国强大的市场也将吸引外资进入,这对中国来说都是好事情,不能太悲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1:41:19
guoqingchun 发表于 2012-9-4 11:08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倒逼的,主动性的转型很少,这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同样也是,因此 ...
赞同 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 劳动力成本上升当前来看给中国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产业转移,并没有像预期的大规模由东部向中部向西部转移,其中很大一部分直接转移到了东南亚等国外。如果再追溯的话,原因在于所处的产业链太低级。
积累时期的“国富”并没有成为转型时期的推动力,反而成为了阻碍。财政向基建和“伪高科技”领域倾斜,基建毫无疑问现在已经显出弊端了,而国有企业主导的所谓的高科技也基本上宣告失败。而且,积累时期很少在民生领域投资,社保欠账太多,导致现在缩小贫富差距只能硬生生的涨工资。而且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还没有实质地进入ZF日程。
还有一个悖论就是 由于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不好  国有企业成为机械化的主力  而国有企业同时又承担解决就业的正治任务 有动力的没能力  有能力的缺动力
一句话 该做的功课(财政、社保、民企等)没做足       就被迫匆匆交作业(产业转型)    能及格就不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8:04:04
w08241081 发表于 2012-9-4 11:41
赞同 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 劳动力成本上升当前来看给中国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产业转移,并没有像预期的 ...
你说的对,关键是看ZF怎么下这盘棋,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的利润率已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但是个体私人企业的利润率却较高,说明私人企业的效率非常好,国有企业有中国绝大多数的资源,利润率却较低,


说明了目前国有企业的效率很差,但是反过来看的话就说明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未来需要ZF适当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这是根本,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释放垄断企业的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私人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就打开了,中国经济的希望之门也就打开了


至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到目前来看,基本上属于市场的力量影响的,这是好事情,收入高了,消费能力就强,从而为形成完善的生产-消费-生产  流程,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企业提升效率推动力,若在这方面有所进步,中国的希望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政策红利市场带来的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