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2-9-18 11:51:52
mkszyz 发表于 2012-9-17 21:57
你的意思是说丈夫对妻子的爱不含有利他的成分,不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只有坚持约束条件下寻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冷冰冰假设,经济学才不会沦落为含有价值判断色彩的伦理学。伦理学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8 14:39:38
mkszyz 发表于 2012-9-17 21:58
那么还有舍己救人的人,他们的利益的最大化在哪里呢?
他得到的是精神满足,要不抗日的时候那么多人不怕死去打仗呢,现实的世界是人对于死亡的未知,人人都是怕死的,但当时的人主要是由于心中的信仰,对于未来的期望压倒了对死亡的恐惧,多说无益,你还是多看看理论,然后再联系实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8 17:35:41
因为熟人为了车位而打起来,成本很高,利润很低。。自然不会做。这依旧取决于物品的稀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8 20:30:59
jdzz 发表于 2012-9-18 11:48
如果你纠结这个问题,不妨参考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科普资料。你会发现,利己是和这些自然科学的研究不冲突的 ...
那么为了种族的繁衍而努力是利他还是利己,或者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8 20:31:42
jdzz 发表于 2012-9-18 11:51
只有坚持约束条件下寻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冷冰冰假设,经济学才不会沦落为含有价值判断色彩的伦理学。伦理 ...
利己利他也是利益吧,未必是什么伦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8 20:34:29
AdrianW 发表于 2012-9-18 17:35
因为熟人为了车位而打起来,成本很高,利润很低。。自然不会做。这依旧取决于物品的稀缺
不打起来不等于东西就不稀缺了,而熟人明明知道东西是稀缺的,但却不争,而想让,这说明什么?
所以争不是因为稀缺,而是因为人鱼人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8 20:35:22
盼儿 发表于 2012-9-18 14:39
他得到的是精神满足,要不抗日的时候那么多人不怕死去打仗呢,现实的世界是人对于死亡的未知,人人都是怕 ...
不死才是利益自大化吧,死了还有啥利益最大化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9 09:08:51
mkszyz 发表于 2012-9-18 20:35
不死才是利益自大化吧,死了还有啥利益最大化啊。
自身的利益性,别人是无法衡量的,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知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9 09:40:43
mkszyz 发表于 2012-9-18 20:30
那么为了种族的繁衍而努力是利他还是利己,或者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非洲有一种瞪羚,会在发现遇到敌人时发出信号让同伙先撤,这会浪费自己撤退的时间。这应该是一种利他的行为。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认为自私是在基因层次上的,这可解释部分利他行为。但经济学家不考虑这些(再说利己利他的人性问题科学上还未解决),只假定人是自私的。要解释父母为孩子、有些人为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不能空想,需仔细考察具体案例的约束条件(饥荒年代父母吃掉子女,文革时期亲人之间互斗之类的现象也是常有的)。按照自私的假设和一些实际案例可推测,付出生命救陌生人的情况多数是由于存在信息费用,救人者未必充分意识到生命危险。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里,生命也是有价的。为买瓶水过马路可能遇到车祸的危险。父母把子女看得珍贵,超越自己生命价值的可能损失,就会冒着生命危险为子女做事,如前不久两母亲为解救自己子女互换肾脏的新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9 09:49:23
mkszyz 发表于 2012-9-18 20:31
利己利他也是利益吧,未必是什么伦理吧。
放弃自私的假设容易坠入价值判断,因为没有了定数。在分析现象时,不能看见做有利于民的事就解释为人性有无私的成分,看见做利己的时就解释为人性自私。这样的分析毫无意义,没法预测未来,因为人性这东西难以认识,你无法判断什么时候何种人性发挥何种作用。而用自私假设,到目前为止可解释遇到的所有人类行为,只要仔细观察世界而不是空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9 20:14:11
盼儿 发表于 2012-9-19 09:08
自身的利益性,别人是无法衡量的,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知否?
应该是有客观的东西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20 16:51: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 07:02:26
jdzz 发表于 2012-9-19 09:49
放弃自私的假设容易坠入价值判断,因为没有了定数。在分析现象时,不能看见做有利于民的事就解释为人性有 ...
那么你认为父亲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奔走,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 07:04:20
jdzz 发表于 2012-9-19 09:40
非洲有一种瞪羚,会在发现遇到敌人时发出信号让同伙先撤,这会浪费自己撤退的时间。这应该是一种利他的行 ...
呵呵,那么父母为了孩子而捐出自己的器官是不是自私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09:32:25
mkszyz 发表于 2012-10-3 07:04
呵呵,那么父母为了孩子而捐出自己的器官是不是自私的呢?
这些争论毫无意义。说自私也行,无私也对。经济学只是假设人是自私的,一种分析视角而已,这是不能变的。作为分析人的行为的学科,自私的假设是最自然的。自私假设的含义很明确,就是每个选择主体都会权衡成本收益。归根到底,很自然的,权衡的是自己的成本收益。你可以发明一种无私经济学,假设人的行为都是在权衡社会的,或者某个亲人的成本收益。
经济学家不讨论人性,因为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13:22:06
jdzz 发表于 2012-10-4 09:32
这些争论毫无意义。说自私也行,无私也对。经济学只是假设人是自私的,一种分析视角而已,这是不能变的。 ...
人的权衡是以自己的收益为依据的,但是这个自己,并不完全是个人的,而是包含自己在内的整体。否则你就无法解释父母为孩子而献出自己的器官这样的事情。而这样的行为不等于人不是自私的。因为毕竟是为自己的整体,而不是为他人的整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19:45:03
mkszyz 发表于 2012-10-4 13:22
人的权衡是以自己的收益为依据的,但是这个自己,并不完全是个人的,而是包含自己在内的整体。否则你就无 ...
如果以包括个体在内的整体为视角好用,经济学家早就普遍用了。如果用这个假设,怎么解释家庭财产纠纷?怎么解释大饥荒时易子相食?如果你假设人的权衡依据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体,这个整体范围怎么确定?整体范围内的人怎么分配对待?你必须继续做假定。
理论的原则是要简单,主观的假设一定要少。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个人行为,只有人们都是在权衡自己的成本收益这个假设是不能动的,其他的假设要尽可能少,尽量去观察客观世界。对于成本收益的考察,有时甚至会用上其他学科的知识。只要你认真观察客观世界,绝大多数的人类行为都能在自私的基本假设下成功解释。
其实你这样笼统地讨论为什么夫妻、母子之间会有利他的行为,没有对客观世界做任何考察,就已经违反科学了。差理论就是这种喜欢假想的,而你这种对主观意识的假想往往又容易定义模糊,无从观察验证。你反思下,是不是仅仅浏览了下献器官的新闻报道,大体知道这么回事,然后就急于提出经济学的解释?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吗?这么省事的理论是不值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03:17
jdzz 发表于 2012-10-4 19:45
如果以包括个体在内的整体为视角好用,经济学家早就普遍用了。如果用这个假设,怎么解释家庭财产纠纷?怎 ...
家庭财产的纠纷那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整体性,所以才纠纷,而纠纷的结果是使整体性得到考虑。也就是说正确的考虑是含有整体性的考虑,而不是不含有整体性的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04:49
jdzz 发表于 2012-10-4 19:45
如果以包括个体在内的整体为视角好用,经济学家早就普遍用了。如果用这个假设,怎么解释家庭财产纠纷?怎 ...
关于吃孩子的问题,其实如同部队要撤走,但有的额伤员走不了一样,有时候就是只好将他他们抛弃或者将他们杀了的。没法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05:45
jdzz 发表于 2012-10-4 19:45
如果以包括个体在内的整体为视角好用,经济学家早就普遍用了。如果用这个假设,怎么解释家庭财产纠纷?怎 ...
我们为啥要常常讲团队,而团队其实就是一个群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06:41
jdzz 发表于 2012-10-4 19:45
如果以包括个体在内的整体为视角好用,经济学家早就普遍用了。如果用这个假设,怎么解释家庭财产纠纷?怎 ...
所谓讲整体就是大家都收益,而这不就是分配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13:44
jdzz 发表于 2012-10-4 19:45
如果以包括个体在内的整体为视角好用,经济学家早就普遍用了。如果用这个假设,怎么解释家庭财产纠纷?怎 ...
而你想一想,其实一个人不也是一个整体嘛,这个人是由手啊脚啊,身子啊,头啊什么的组成的。而人的行为是要考虑这个整体的。而不是仅仅考虑头或者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33:29
mkszyz 发表于 2012-10-4 20:13
而你想一想,其实一个人不也是一个整体嘛,这个人是由手啊脚啊,身子啊,头啊什么的组成的。而人的行为是 ...
你是经济学专业的吗?你说的毫无逻辑。“应该”考虑整体只是你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只具体分析事实。有时单干就比加入团队好。社会教育中强调“团队”那是因为有时团队合作更有效率,参与的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加入的。还有,个人的逐利行为会破坏团队的协调降低合作效率,所以才需“强调”,这正体现了自私。
“讲整体就大家都收益”——大锅饭的时候收益了吗?
经济学以个人为分析单位,不是以细胞、器官。
你多思考我回的每一个字。可以看看张五常、林毅夫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论述,字字思考。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尽可能以最最合适的方式看待现象,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54:56
jdzz 发表于 2012-10-4 20:33
你是经济学专业的吗?你说的毫无逻辑。“应该”考虑整体只是你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只具体分析事实。有时单 ...
我说的是考虑整体整体,而不是仅仅考虑个人,这是事实,其实谁都是如此。就如同你考虑整个人,而不是仅仅考虑你的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大锅饭的问题只在于过分的考虑整体,而忽视了个人,所以也是不正确的。所以才出问题。难道你认为大锅饭就是团队?你也承认团队的效率。而缺乏效率恰恰是只考虑了自己,而没有从自己的整体出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57:02
jdzz 发表于 2012-10-4 20:33
你是经济学专业的吗?你说的毫无逻辑。“应该”考虑整体只是你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只具体分析事实。有时单 ...
我们常常说法人,而法人虽然不是一个人,但却也是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一样。整体也是如此,所以从整体出发其实也如同从个体出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0:58:39
jdzz 发表于 2012-10-4 20:33
你是经济学专业的吗?你说的毫无逻辑。“应该”考虑整体只是你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只具体分析事实。有时单 ...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考虑问题时可以只考虑自己的身体一部分的利益,而不是从整个身体的利益出发吗?显然不可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1:08:28
jdzz 发表于 2012-10-4 20:33
你是经济学专业的吗?你说的毫无逻辑。“应该”考虑整体只是你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只具体分析事实。有时单 ...
如同你的心脏,你的心脏会只考虑自己吗,显然不会的,她会考虑整个身体对血液的需要(当然包括她自己岁血液的需要),否则人就要死啦。她也活不成啦。人在社会中也是如此。他是考虑整体的,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4 22:26:33
mkszyz 发表于 2012-10-4 21:08
如同你的心脏,你的心脏会只考虑自己吗,显然不会的,她会考虑整个身体对血液的需要(当然包括她自己岁血 ...
最后回你一次吧,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和对象就是个人,不是团队和器官。既然是个人行为,个人利益最大化是最直接、最自然的假设,其他的假设被实践证明是不给力的。
人们做事有时当然会考虑整体利益,但最终是为了个体利益(牵扯不到为了心脏还是鼻子的利益之争),有时会损害整体利益,只考虑个体利益。您觉得使用个体利益最大化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哪个好?
您认为总是考虑整体利益更好那只是你的个人看法,没有多少人同意。
再说,到底人真是考虑谁的利益,这不是容易验证的客观事实,是人脑子里的。经济学只是方便地假设人以自己为利益衡量标准。
以前经济学把企业看成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理论完全一致,没有深入探究企业的黑箱。后来意识到不研究企业内部就无法充分认识企业行为和市场,无法解释一体化的现象和各种制度。深入企业内部就是研究各个要素提供者的行为了。而企业内各人之间的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
自己多去理解,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看张五常和林毅夫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论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5 16:43:57
关系是演化而来的,因此资源稀缺仍是根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5 17:08:07
58楼说的很好啊。楼主算是抛砖引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