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32 0
2012-09-05
最近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个人判断在今年第二季内人民币就会与美元脱钩,到年底可能升值5%,到1美元对人民币6.5元左右。理由如下:

1.  人民币自2008年7月底以来实际上采取钉住美元的政策,当时跟现在的汇率都在1美元兑换6.83美元的水准,已持续超过20个月。应该算是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过渡性措施而非回归到固定汇率制度。如今中国的经济担心的不是增长过慢而是过热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应该回到依据基本面,随市场有较大波动的正常时候。

2.  从基本面来看,今年前两个月对外贸易恢复高速增长,虽然有基期较低的问题,但是订单的回升势头明显,厂商担心的是找不到工人来完成订单的问题。最近商务部、工信部正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压力测试,以期厘清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对出口企业造成何种影响,这一信号更加大了业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3.  中国进口原料加工出口的比例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由于人民币升值也会降低进口原料或半成品的成本,因此对出口的影响不如想象中严重。假设人民币一开始对美元的汇率为6.83:1,国内加工成本为20%,进口原料或半成品10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为6830万元,国内加工成本为1366万元,那么出口产品的总成本为1200万美元。假设随后人民币升值5%,即汇率改为6.50:1,其同量的美元成本折算成人民币将减少到6500万元,国内加工成本仍为1366万元,那么,产成品成本则为1210万美元,其总成本上升了0.83%。

4.  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009年还可以达到8.7%,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汇率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经济复苏以来欧元与英镑兑美元贬值源自其高财政赤字的问题,但东亚各国的本国货币兑美元都明显升值7%以上,金砖四国的其他三国,巴西、俄罗斯与印度的本国货币对美元分别升值25%,15%与11%,唯有人民币汇价保持不动,自然加重了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美国总统奥巴马想在5年内将美国出口加倍的想法,也只有在人民币升值下才有点机会达成。

5.  2月份的CPI同比增长2.7%, PPI同比增长5.4%,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加重。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物价,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先让人民币升值,可以延缓提高利率的时间,在人民币不升值的情况下国内利率提升的幅度将更大,而更高的利率所产生的国内外利差,会进一步加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6.  2010年的施政重点在调结构。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宏观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强迫ZF与民间企业努力促进内需增长。



7.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的购买力,使中国投资者在国外能较容易地进行企业并购、开设公司和建厂。目前在许多行业存在大量的剩余资本涌向房地产,形成房地产泡沫,而人民币升值将可以引导这些资金对外投资。










在国际热钱紧盯着人民币可能升值的情势上,启动升值的决策宜早不宜迟,也不排除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来抑制热钱投资。建议近期要做国外投资者可暂缓等待人民币升值后再启动。股票投资选择进口行业优于出口行业,外债高的公司也可减轻财务负担,国际旅游业也会因以人民币计算的团费下降而生意兴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